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我国有1800多个县和县级市,县城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国家发改委最近印发通知,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明确公共领域17项建设任务。系列报道《探路县城城镇化》第一篇:为什么县城要“强身健体”?

  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存短版

  有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县域人口回流明显,新增城镇人口一方面集中在特大城市、大城市,另一方面则是流向了县城。2019年,全国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4亿人左右,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近30%。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说,县城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基础设施没有相应跟上,一些领域供需矛盾突出。“这些年随着县城的发展,道路都是跟不上车辆发展的速度,一些县城也出现拥塞、拥堵的现象。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上,到现在还有一些(县城)没有达到比较好的状态。还有一些市政的设施,相对不完善。”陈耀说。

  实际上,虽然很多县城现在也是高楼林立,新区整洁气派,但是老城区基础设施仍然问题较多,比如地下管网老化破损现象突出,水电气供应不稳定,公共厕所缺乏等。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目前县城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相当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一半左右,差距明显。

  医疗、教育仍存很大缺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研究员马庆斌表示,除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也是县城的一大短板。“像医院里面病床的配置,包括医生的配置量就特别低。为什么现在很多老百姓生了病以后,愿意到地级市甚至更大的城市去看病?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医疗卫生设施还比较薄弱,更重要的还是医生匮乏。实际上如果去县城,你会直观地感受到。”马庆斌说。

  在教育方面,不少农村人为了方便孩子读书,纷纷到县城买房置业,县城学区房的热度有时候比大城市还高,这也凸显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特别是高中教育阶段,一个县城往往只有一两所省级示范高中,与学生数量比例失调。

  我国县城需要全方位“强身健体”、补短板强弱项

  从国家发改委这次在通知中明确的17项建设任务看,医疗、教育设施建设也是前两大任务。此外,县城公共服务短板至少还体现在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社会福利、社区综合服务等多个方面。陈耀说,我国县城需要全方位“强身健体”,包括治理能力也需要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城市规模的发展变化会出现很多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社会发展的一些问题、环境治理的问题。随着规模的扩大,治理能力需要相应地跟上。有一些问题可能过去没出现,像县城的‘城市病’这个以前是没有经历的,所以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地学习,针对性地去解决。”陈耀说。

  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有利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估算认为,补齐这些短板至少能释放出超过2万亿元的投资潜力。马庆斌则指出,把县城建设好,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也意义重大。“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有一定的收入、有一定的就业的能力以后,他返回到老家,但不是又回到村里去了,而是回到了县城。也就是说县城恰恰是咱们国家未来城镇化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如果我们把县城做得更好,就业机会更多,生活质量更好,公共服务水平更高,那么我们的城镇化有可能会呈现出一个更加合理的方向。”马庆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