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各地正在迎来消费券发放的热潮,抢消费券成为不少人的日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杭州、武汉、上海等70多个城市发放消费券,涵盖绝大部分省份,各地规模从几百万元到几十亿元不等。基于近期消费券发放的具体实践,业内的一份效果报告在27日下午出炉。作为一项以往相对少见的政策手段,消费券能否“劝”动消费?

  根据这份新出炉的报告,通过对杭州消费券发放的研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蚂蚁金服研究院得出的结论是,消费券对消费的拉动效应达到3.5倍以上。也就是说,政府1元钱的消费补贴,能够带来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费。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说,基于数字消费券这一形式本身和我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等因素,使得消费券拉动消费的“乘数效应”得以发挥,效果比预想的、以及国外的现有实践都要好。“这次在杭州发放的消费券是通过数字消费券这种形式,操作成本比较低,发放比较精准,过程比较透明,效果比较好。”

  同时,研究还发现,面额较小的消费券拉动“必需型”消费,其中拉动效应较大的是食品类(3.7倍)和餐饮服务类(3.3倍);面额较大的消费券拉动“享受型”消费,比如美妆服务类的拉动效应达到4.8倍;消费券面额越大,拉动效应越强;消费单价越高,拉动效应也越强。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报告还提到几点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不少人对消费券效果的质疑、破除了几个关于消费券的认知误区。第一,消费券在高储蓄率国家是适用的,而且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第二,现金或是现金券的效果不一定好于满减券,因为满减券不容易转化为储蓄;第三,小金额、短周期的消费券同样可以带来不可小觑的消费促进效果;第四,数字消费券的作用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深受数字鸿沟的影响,消费券对消费水平较低、中老年人群的消费拉动作用同样甚至更显著。

  应对疫情带来的一系列冲击,通过发放消费券从而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被寄予厚望,也被视为财政政策的可选项之一,在学界内部已形成一定共识。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要采用以公共消费为主的一揽子政策思路,不是不要政府投资,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消费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刘怡认为,要适当扩大公共消费来带动居民消费的增长,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恢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发放并核销总额为5000亿元的消费券,由国家统筹,可以让地方政府根据本地情况探索“一城一策”。

  蚂蚁金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振华说,从需求端来看,发放消费券能扩大消费需求;而更重要的意义是,就供给端而言,由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提振消费有助于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收入,让它们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从而实现稳就业。“提振消费不仅是增加GDP,更是救小微、保就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