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8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昨天(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央行、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负责人介绍支持疫情防控相关财税政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财政部、央行、国税总局、银保监会已经明确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出台了一系列应对疫情的政策措施。梳理这些政策举措,大致可以总结为四个关键词:经费保障、税收优惠、政府兜底和金融支持。

  保障各地疫情防控经费

  在经费保障方面,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介绍,截至2月6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667.4亿元,实际支出284.8亿元,各地疫情防控经费是有保障的。余蔚平说:“中央财政共安排170.9亿元,主要包括:疫情防控专项补助57亿元,含对重点疫区湖北省补助的18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疫情防控资金99.5亿元;对科研、物资储备等经费也足额作了安排。中央财政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需要,继续做好经费的保障工作。”

  防控物资免征关税

  在税收优惠方面,财政部明确对捐赠用于疫情防控的进口物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明确对卫生健康部门组织进口的防控物资免征进口关税。对纳税人运输疫情防控重点物资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对参加疫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临时性的工作补助、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政府兜底采购防控物资

  在政府兜底方面,财政部再一次明确,为了鼓励企业保质保量增加紧缺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的生产,比如N95口罩、防护服等,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给重点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吃下“定心丸”。

  此外,财政部还明确对确诊患者的个人就医费用实施兜底。余蔚平说:“对确诊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实行财政兜底,中央财政补助60%;对疑似患者,由就医地制定财政补助政策,中央财政视情给予适当补助。”

  央行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

  在金融支持方面,央行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实施优惠贷款利率,加强对重要医用、生活物资重点企业的金融支持,继续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说,要确保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降到1.6%以下。潘功胜表示:“关于专项再贷款的成本,人民银行给银行的专项再贷款成本是比较低的,我们要求银行给名单内的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利率不能高于3.15%。在此基础上,由财政部对企业按照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重点企业拿到这笔贷款,实际所负担的融资成本不高于1.6%。”

  除了提供信贷支持以外,保险业金融机构在提供保险保障方面也在发挥积极作用。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说:“保险公司也是特事特办,快速理赔、特案预赔、扩大责任范围、简化理赔要求、放宽理赔条件、提高理赔效率。有的保险公司为治疗中的重症患者提供了预付赔款或者是垫付医疗费,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有些保险公司向当前‘最可爱的人’,也就是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白衣天使们,无偿赠送保险保障,如果出现了问题,可以提供人均20-100万元的赔付,体现了人文关怀。”

  央行、银保监会回应热点问题

  针对社会普遍关心的疫情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央行、银保监会负责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应。

  潘功胜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不会因为这次短暂的疫情而发生改变。潘功胜分析称:“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的,本次疫情与春节重合,对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造成了影响,延长假期和推迟开工,对工业生产和建筑业也会产生一些冲击,可能会对我国一季度的经济活动造成扰动,但是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经济会较快地回到潜在产出的附近。疫情缓解以后,中国经济将会迅速企稳,并且前期推迟的消费和投资会有释放,中国经济会出现补偿性的恢复。中国经济有较强的韧性和强大的潜力,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不会因为这次短暂的疫情而发生改变。”

  周亮认为,疫情不会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太大影响。周亮说:“客观来讲,这次疫情对小微企业,特别是住宿、旅游、餐饮等这类小微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预判不良率会有所上升,但是从整个金融体系运行情况来看,小微企业的不良占比是比较小的。应该说疫情是暂时的,从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回旋余地来看,影响很快就会过去,不会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