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7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站在2019年末俯瞰全球经济,中国无疑是版图上最大的亮色。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无论是经济增速、经济增长质量,还是来年的增长潜力,中国经济都始终让人充满信心。毫无疑问,世界需要中国经济的好声音。展望2020年,承载着中国新的光荣与梦想:“十三五”规划将在这一年结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在这一年决胜。如何紧扣既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标对表加以完成?

  经济之声年终专稿《站在C位的中国经济》,今天推出金融篇: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落脚点还是在支持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调控更灵活了

  2019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文要求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释放的资金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鼓励银行完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增加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

  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后,金融主管部门作出的快速反应,灵活适度的表述也让市场对2020年货币政策的整体走向充满了期待。

  在民生银行研究货币政策多年的温彬,当被问到如何看待稳健的货币政策从“松紧适度”转向“灵活适度”时,他的反应是货币政策调控更灵活了。“货币政策要依据我们的经济运行情况、通胀水平、国际收支状况等来确定。资产价格要进行灵活的调节,还要坚持稳健的基调,提高我们货币政策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的使货币政策符合我们经济稳增长,防风险这方面的需要,这也包括币值的稳定,市场需要创造一个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温彬表示。

  货币政策不可能重回“大水漫灌”老路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2020年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也是三大攻坚战达标之年,我国经济既要实现总量的合理增长,又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货币政策保持灵活性和前瞻性,会让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拥有更多回旋余地。

  不过,有人质疑,货币政策不提松紧适度了,是不是又要“放水”刺激经济。专门研究货币金融理论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不认可这一观点,在他看来——前有高层频频释放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手段,后有央行行长易纲不能让老百姓手中票子变“毛”了的表态,货币政策不可能重回“大水漫灌”的老路,“灵活适度”的落脚点还是在支持实体经济。曾刚说:“根据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外经济金融的实际变化的情况以及需要看,灵活调整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稳增长,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也能够更好地推进存量风险的化解,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

  央行或在明年1月开启降准通道

  擅长宏观经济与政策研究的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为了让实体经济轻装前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内的各种工具在2020年都将有用武之地。“比如说准备金率的定向和整体下调,比如说LPR伴随着MLF相应下调的调整,以及货币市场利率的其他有关品种和工具的利率下调,都会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操作。总的方向是对经济体的运行进一步减轻压力。这一系列工具的运用在一季度可能还会根据物价运行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当CPI逐渐平稳的时候,货币政策应用的频率可能会相应提高。”

  每逢央行降息或者降准,多家机构都会抢先预测。对于这一轮降准周期的预测,机构出奇地一致。多家机构预计,为切实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央行可能在2020年1月正式开启降准通道,并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LPR形成机制明年将进一步完善

  展望2020年,央行除了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在货币供应量保持充裕外,还将延续2019年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思路,通过进一步下调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进一步完善LPR形成机制,目前部分银行还存在的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要进一步打破,使LPR机制更好地反映市场化的定价水平,要进一步增加LPR做一个市场化的利率在贷款报价中的应用范围。”

  业内人士预计,2020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还将下调30-40个基点,预计1年期LPR利率将下降到3.75%左右,同时5年期以上LPR也会相应下调,从而达到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目标。

  2020年,实体经济有暖意

  从货币政策角度来看,2020年蓝图已经绘就,不过要让这张蓝图变成现实,还得靠全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近期,多家商业银行代表的公开表态,让实体经济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喊话中小微企业,工行将继续下沉服务,展现国有大行的担当。“大型金融机构理应发挥头雁作用,工商银行对‘不做普惠就没有未来’有着深刻认识。截至11月末,我们今年的普惠贷款增幅接近50%,已经成为重要的信贷增长源。未来我们将以数字化转型为中心,不断开创服务小微新局面。”

  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的一番话,则为中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增添了信心。他表示:“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等短板领域的信贷支持,增加对制造业中的中长期贷款的支持,深化行业结构调整,聚焦先进制造等重点行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