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财经 > 天下财经

央广网

中国基建投资年内增长近2成 民间资本青睐文化等第三产业

2016-12-14 13:05: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记者娄书铭)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统计局12月13号发布数据,2016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3854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3%,增速与1-10月份持平。从环比速度看,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54%。

  其中,在第三产业中,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5938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1-11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31067亿元,增长3.1%,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务领域投资增长10.4%,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这说明在第三产业中,相比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民间资本更青睐于文化类产品投资。

  一场年会背后的投资趋势

  就在国家统计局发布这份成绩单前两天,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主办的“2016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发展年会”在北京举行,包括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人、金融机构以及相关服务商等近400人参与其中,围绕当前我国战略安全环境、人民汇率和基础设施投资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与分享。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一般分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类。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排水、交通、通信、环境和防灾等系统工程设施,而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在我国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是指工程性基础设施。

  经国务院同意,《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我国境内的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和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的特许经营活动被纳入其中。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协商合作;二是发挥社会资本融资、专业、技术和管理优势,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效率。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 不只是民间资本的PPP

  PPP,简单说就是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和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则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上个世纪80年代,PPP最先通过交通和能源领域进入中国,随后很快进入到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所以,在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看来,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既是推行PPP的排头兵,也是主战场。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PPP项目库发布了三批PPP项目,共3764个,总投资大约6.4万亿元,处于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有1644个,遥遥领先于其他领域。

  调查发现,发改委推介的前两批PPP项目总签约率为35.1%,签约项目主要集中在市政设施、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领域和学校、医院、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其中,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占比27.9%;供水、供热、燃气等项目占20.5%;铁路、公路、港口等项目占15.8%;学校、医院、体育等项目占12%。这些项目大多都有较为稳定的收益。

  从投资规模看,1亿到10亿元之间的签约项目最多,其次是1亿元以下的项目,而10亿元以下的PPP项目落地率较高。

  虽然PPP模式的上述优势得到市场一致认可,大部分也都有实证数据支持,但是PPP在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缺点,比如私营机构融资成本较高、特许经营会导致新的垄断出现、复杂交易结构也会带来低效率、长期合同缺乏灵活性、成本和服务间两难选择等等。

  民间资本的抉择

  市场普遍认为,当前我国企业投资意愿下降,“脱实向虚”迹象明显,这一点也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支持,M1、M2剪刀差扩展至15.2%,再创新高。

  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在今年举行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6夏季高峰会”上曾开出一剂良方。姜建清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并不缺乏资金和资本,许多民间资本仍在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但忌于传统产业正在调整,新兴产业又需要多年积累,才导致许多民间资本一定程度上持币待投。对此,姜建清觉得,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对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和提高生产力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促进社会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也既有供给效应,又有需求效应。

  姜建清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现阶段基础设施项目和融资多由政府主导,政府承担了项目全部收益和风险,对项目的商业性、公益性和准公益性区分不够。一些项目的决策过程不够科学合理。

  此外,地方政府在融资中直接、间接承担责任部分占比大,导致政府负债率过高,存在着债务履约风险。随着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土地拍卖收入下降和融资平台债务制约,限制了地方政府投资发挥作用的空间。

  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积极性也不高,基建投资的市场化、商业化程度不高。

  1+1如何大于2?

  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建议,政府原则上退出可以转化为商业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对于公益性及准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政府应更多地发挥投资杠杆作用,通过“早进入,晚退出”引领,通过“押后”还本、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带动民间投资。

  此外,姜建清还鼓励金融资本与装备、材料、施工等领域社会资本结合,鼓励混合所有制社会资本形式,要发挥民营资本经营管理和运营效率方面优势,就要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领域的“准入门槛”,提高政府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效率,简化审批流程。

  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提醒,推进PPP要行稳志远,不能操之过急。韩志峰指出,现阶段一些地方政府对PPP更多还是从融资角度看待,有时候会出现不顾自身经济发展状况,不顾自身财政承受能力,大规模地推进PPP项目,这是错误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当端正指导思想,约束地方政府超出自身承受能力,同时尽可能地建立PPP多种投资回报机制,这样PPP项目才能做得更多更好。

编辑:赵亚芸

关键词:基建投资;民间资本;文化

说两句

相关阅读

中国年末发力大基建 30天批复项目投资逾3500亿

10月14日至11月14日30天之间,国家层面共批复了17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达3536.3亿元。其中湖南湘西、安徽芜湖宣城、河南安阳3个民用机场项目由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剩余14个项目均由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6-11-15 15:51:00

基建投资四季度提速 发改委批复795亿元铁路项目

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两项铁路重大工程项目的批复,涉及总资金达795亿元。据悉,2016年上半年,中国铁路基建投资完成2646亿元,完成全年投资目标的43%,这意味着下半年还要完成3454亿元的铁路基建投资。

2016-10-12 09:54:00

稳增长再添新动能 万亿PPP驰援基建投资

G20峰会期间,中美就推进财政对稳经济的作用达成一致,同时承诺向地方政府推介PPP模式。今年铁路计划投资规模约为8000亿元,但1-7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85亿元,尚未达到目标额度的一半,未来几个月基建项目有望密集推出。

2016-09-08 09:15: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