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财经 > 天下财经

央广网

大咖发声:金融改革要全方位跟进 加快改变金融监管框架

2016-05-30 08:55: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30日消息(记者丁玲娜)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当下需要全力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金融改革是题中应有之义。金融改革推进的现状如何?未来的着力点在哪?在2016第五届金融街论坛上,吴敬琏、吴晓灵、陈雨露等来自学界、业界的知名人士,从各自角度发出了声音。

  吴敬琏:我国金融改革要全方位跟进

  在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的演讲中,“改革”二字出现频率最高。他说,我国的金融改革进展比预想的还要快一些、顺利一些,特别是利率市场化。不过,单靠这一项改革不可能发挥整体系统性的效果,其他方面也要跟进。

  吴敬琏:“比如有一些市场,在发现价格、在对冲风险上,期货市场就变的非常重要。而期货市场似乎这方面的进展不大,所以怎么能够支持各种金融创新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跟整个金融体系的现代化来考察,中间有一些很重要的环节,虽然也许在总体系统中是很小的部分,但是它的进展如果不能够达到要求的话,那么光把利率市场化了、汇率市场化了,并不能够真正反映资本资源的稀缺程度。”

  谈到监管改革时,吴敬琏特别指出,当前的证券监管体制,不是把监管主要放在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上,而是放在了实质性审批上。这个现状要改。

  吴敬琏:“21世纪初期,证监会曾经有两三年的时间似乎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但看来这方面到现在并没有能够解决。因为信息的高度不对称,就使得一些违规的行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非常猖獗。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这个问题做了很正确的原则决定,从事前的监管转向事中、事后监管,要从靠审批来监管转向合规性监管,按照规则,有明确的规则,违反规则就加以处理和扭转。”

  陈雨露:加快改变金融监管框架

  作为监管部门的负责人,央行副行长陈雨露的思路是什么呢?他认为,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也在增加,迫切要求改变金融监管框架。

  陈雨露:“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加速暴露,民间借贷和互联网叠加的风险不断显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联动和传染的状况在上升,这些都表明现行的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当前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

  具体怎么改?陈雨露说,我国金融业改革的着力点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微观层面要遵循市场化改革方向,有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构建激励相融的体制机制,支持和鼓励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金融业的稳定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吴晓灵:处置“僵尸企业”要多管齐下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关注的是,如何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她认为,加快不良资产市场化的处置,有多种手段。第一,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作用,构建多元化不良资产交易市场,整合资产、债权人、债务人、处置主体、投资主体的各类资源。第二,吸引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和国外投资者等各类投资主体,投资不良资产市场,提高市场活跃度。第三,对有价值的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实施“债转股”,防止出现“免费的午餐”。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对明显缺乏拯救价值和市场前景的僵尸企业则应直接进入破产程序,加快市场出清。

编辑:李岸

关键词:金融改革;大咖;吴敬琏;陈雨露;吴晓灵;金融监管;僵尸企业

说两句

相关阅读

一行三会领导集体发声透露金融改革重点

有“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之称的2016第五届金融街论坛于5月28日至29日在京举办。

2016-05-30 08:38:00

李东荣:互联网+金融不能简单“+”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互联网时代金融业转型升级是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金融监管面对互联网和金融加速融合的态势,要加快运用网信科技手段提升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效能,逐步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立体式风险防控体系。

2016-04-25 10:03:00

未来五年金融改革“八个大招”

在我国的各项改革中,承担着为经济发展“输血”的金融业改革,备受关注。在昨天(24日)举行的“中国金融论坛2016钱塘峰会”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说,央行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金融十三五专项规划,并为未来五年金融改革的着力点,梳理了清晰的脉络。

2016-04-25 09:15: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