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财经 > 天下财经

发改委算账:1个农民工变成市民 平均需花8-14万元

2014-11-06 07:53: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财经北京11月6日消息(记者冯雅 晏琴)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昨天(5日)表示,让2.69亿农民工变成市民,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平均1个农民工变成市民,需花费8万元到14万元不等,这将给政府带来财政压力。

  官方多次表态,城镇化不是修几条马路,盖几座高楼,而是人的城镇化。那么,让一个农民工实现市民化,需要花多少钱?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介绍:

  徐林:根据不同城市的生活成本,大致估算下来每个人要8万,多一点要13、14万。

  记者由此粗略估算,当前农民工数量2.69亿人,如果以每人10万元计算,也需要26.9万亿元。即使剔除目前已享受的医疗、就业等福利后,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与之对应的是,目前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有12万亿元的债务需要偿还。那么,人的城镇化,钱从哪儿来?徐林表示,这也引起了发改委的关注,并研究了对策。

  徐林:这些钱不是一年一次性投入,也不是都由地方政府提供。我们在规划里头,特别强调要建议一个成本分担机制,中央、省级、市县政府、包括企业包括个人来共同承担的。

  除了解决钱的问题,如何分布落实城镇化也是关键。徐林透露,目前发改委正抓紧拿出新型城镇化试点方案,以及解决李克强总理提及的“3个1亿人”问题的具体方案,即到2020年1亿左右农民工在城镇落户,1亿左右居住在城镇棚户区或城中村的人改善居住条件,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转移。两大方案目前正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争取年底前能尽快实施。

  为了更好地推进城镇化,徐林还表示,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调整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继续听报道。

  徐林介绍,根据1989年的《城市规划法》,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称为大城市,20万到50万为中等城市,不满20万的叫小城市。而根据新标准,城区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100万的为中等城市,100-500万的为大城市,500万以上的为特大城市。

  徐林:有很多研究表明,200-500万之间的城市是最符合规模经济的。标准如果不进行调整,它不能不适应我们现在对城市规模的调控和引导。

编辑:杨雁霞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