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财经 > 天下财经

[媒体观察]利己有限度 健康的楼市不能利欲熏心

2014-06-05 10:20: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财经北京6月5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晨媒体观察,今日关键词:利己主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利益是任何一个理性主体行为的最原始的驱动力。所谓无利不起早,得失在元宝,化利益为动力,未尝不是经济运行的一大要义。

  只不过,逐利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义之利不谋,这是必须奉行的信条,否则就是利己主义。在中国的处事哲学中,利人利己的事儿要多做,损人利己和损己利人的事儿要少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儿要坚决不做。

  发动光伏双反2.0 美国损人不利己

  然而,美国最近就干了这样的事儿。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补贴行为,并要求对相关中国出口厂商征收保证金。这样的裁决似曾相识,国内大小光伏企业都清楚,两年多以前,美国商务部首次对中国光伏行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光伏双反。在那之后,中国光伏行业遭遇了最严酷的寒冬。

  现在,国内光伏行业刚刚喘了口气,又被美国揪住不放,来了个双反2.0。应该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美国揪住中国光伏业不放,是贸易保护主义在作祟,以为这可以给它自身带来利益。

  可是,中国光伏业雪上加霜,美国乐得起来吗?新华网财经观察就认为,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征税,实际上是损人不利己。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美国光伏产业生产领域其实没有多少,自己产品不多,再变本加厉地限制别人的产品,光伏产品的价格我都替他担心;其二,光伏安装行业有美国的就业大军,光伏少了,这些人的就业也是问题;其三,中国的光伏生产设备也有不少进口自美国,这些设备今后是不是要发愁销路问题?所以,种种迹象表明,美国这回可能真是走了一招昏棋。

  传统银行固守利己主义

  国内也有这样的利己主义。北京晚报报道了银行被诟病的几个问题。客户在自动柜员机上存钱,卡被吞了,工作人员就在旁边,还要告知人家得等三天才能取回;这还不算,有人办一笔业务,因为不了解银行窗口分类,有时要排两次长队;还有更厉害的,有出国的客户跑了5家营业部,竟然换不出一张美元零钞。

  相信商业银行可不止这几宗罪,嘴上说着客户至上,实际上却是自己怎么方便怎么干,这也是赤裸裸的利己主义。有人指出,传统银行这是积习已久,这样的服务让人忧心,要知道,好的口碑从来都不是自己吹出来的,而是来自一点一滴的积累。

  利己者必短视,不管你是不起眼的街头小店,还是财大气粗的银行,一味的为自己考虑,不一定能真正得到利益。拿传统银行来说,现在民营银行要来了,互联网金融也还在搅局,你不打起精神来能行吗?不然,等你真正想把顾客当上帝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上帝已经抛弃了你。

  健康的楼市不能利欲熏心

  房地产业,现在大家都知道是风声鹤唳,地方政府呢,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给楼市松绑的意图是越发明显。楼市该不该松绑呢?大家都希望住建部给个权威的说法,可没想到面对这个问题,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昨天的回答,依然有些打太极。他说,目前还没有一个地方公开说要取消限购。大家伙儿就纳了闷儿了,怎么连主管部门也如此纠结?

  其实,怪不得住建部,楼市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如何复杂,这说来话长,但绕不开的,是地方政府的利己主义。

  不妨想一想,中央为稳定发展楼市而实行的调控,怎么一到地方就变了味?房价一年上涨超过两成的时候,地方对于调控从来没有多上心。寅吃卯粮之后,房价略微回调,他们就坐不住了。调跌不调涨,控低不控高,这是多么荒唐的调控逻辑。

  都知道,房地产业虽然主体并不是实体经济,但有了它,就有了GDP,有了GDP就有了升迁的资本,有了资金,有了其它利益。这样的GDP万能论,实际上是危险的利己主义。我们呼唤健康的楼市,但请注意,欲救楼市,要先去除短视。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杨雁霞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