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财经 > 交易实况

上市公司公关费水涨船高 股民负担8%

2014-09-19 10:38: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财经9月1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前不久,21世纪网及多名财经公关公司负责人因涉嫌新闻敲诈被刑拘的事件引爆了财经新闻界。借“广告费”之名行“保护费”之实,成为A 股市场上的一种潜规则。A股有2500多家上市公司,每年想上市的企业几百家。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10年来,上市公关费快速上涨,但却是一笔不小的“糊涂账”。原本用于广告、宣传的正常公关开支,有不少成了滋生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的温床。而这样的巨额“黑公关费”却由股民买单,假设股民认购100元股票,有8元多花在上市开支上。巨额上市公关费如何变成了糊涂账呢?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林耘对此作出分析。

  经济之声:如何看待上市公司公关费上涨的现象?

  林耘:公关费水涨船高还是由于利益的重新分配和整个游戏规则在行业里边的重新的定位。大家肯定不愿看到这种结果,但是市场、利益,就会有重新分配的机制。IPO在改革当中,特别强调信息的披露,特别强调打提前量,特别想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媒体,包括给所有人来打假。因为提前,信息披露,因为打假之后一旦被打,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这里就有利益的重新分配,

  另外,财经公关公司高速的、全方位的发展,使得能够形成一种盈利模式,就是公关公司在其中扮演关键先生的角色,一手托着拟IPO的企业,一手托着财经媒体。

  第三,媒体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以前跟IPO相关的指定媒体只有少数的几家,而且都是官方的媒体,相对规范,现在有了互联网,整个链条就变得不一样了。有一些小媒体会借着互联网放大负面消息的影响,有些媒体甚至没有拿到太多的真材实料,但是做标题党,借助网络的传播产生的威慑力非常大,就像我们在一面墙上涂点东西擦干净很难,所以就层层产生了利益、风险和再分配。

  经济之声:这个事件的三个方面,企业、媒体和投资人,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如果是一个没缝的蛋,它是不怕被曝光的。

  林耘:我觉得不能这样讲。首先它确实有瑕疵,瑕疵被恶意放大,它所带来的影响会非常大。就是说企业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就靠包装或者靠捂,如果恶意的揭,也能够使一个企业本来可以上市的,或者本来可以把问题稍稍处理的,上不了市。所以对企业来讲,排到IPO队上这个环节的时候,它大致不会因小失大。

  这些年整个事件变的非常恶劣,也跟行业的所谓的“创新”、“进步”有很大的关系。以前媒体其实主要是做一些的锦上添花的事,发软文也好,进行粉饰,这一次的事件,粉饰的部分还有,传统财经公关说这个企业行业里排第几,甚至全世界怎么样,这个依然有,而且在传统业务上面这个是合理合法的。

  这次很不同的是,花钱买的是沉默,写稿子是为了不发,不发的代价是花钱,跟以往有很大不同。目前整个行业要清理重建的难度非常大,因为在IPO问题上不仅是媒体、财经公关出了问题,整个流程上的任何一个环节,我们都很难完全信任。比如说保荐人、会计师、审计师、律师、或者发审委的委员,甚至证监会某些官员,都很让人放心不下,所以是全行业、全链条的一个问题。这次有一个比较好的契机,有影响力的媒体被曝光,顺藤摸瓜,我觉得不仅要对媒体行业治理整顿,要对相关的领域一棍子打过去,这样会有一个互相的制约。

  经济之声:还有两个大背景,第一是目前上市仍然很难,如果真正实现注册制,可能上市没有那么难之后,这个会有变化;另外目前A股还是习惯于做多,很少做空,如果形成一种浑水式的经营模式,可能未来这种做空的文章,不是发不出去了,而是有人会花大价钱去买,真正的媒体也会文责自负,要为自己的分析承担相应的责任。

  林耘:我觉得第一步不能卖的太快,注册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寄希望注册制来解决这个问题效果不是特别好,甚至会带来短期里过多的负担,压力会比较大。但是如果允许类似浑水这样的机构存在,会从比较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混上市了又能怎么样,后面还一有大堆风险,这是一个思路,允许市场的做空,允许专业机构来揭短。第二,目前的监管体制,现在证监会还是采取指定媒体的做法,现在能够纳入到这个范围也是少数的公司,如果全社会都参加监督,包括自媒体,可能你想花钱都找不到钱主。

编辑:李静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