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2日消息 图书出版业是“高利润”行业吗?直播卖书,是对出版业的振兴,还是行业绞杀?电商的“大卖场销售”和直播卖书的“嘉年华销售”,有什么区别?面对带货主播,如何鉴别好书?如何防止破价卖书、低价补贴的直播平台,既当“销量的运动员”,又当“流量的裁判员”?面对数字化阅读、数字化销售的趋势,传统图书出版如何突围?

2021年,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相继杀入图书市场,巨额补贴吸引消费者,并扶持图书教育创作者和商家、一批教育主播迅速崛起。其中,以“北大才女寒门逆袭”人设的教育主播刘媛媛,“破价”卖书,几十万册图书以10元以下的价格成交,甚至出现了1元图书——最终16小时直播销售超8000万元。

消费者低价买到正版书,也惹怒了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称其打着“振兴图书”的幌子,为流量和利益不惜损害出版社利益。面对数字化阅读和数字化销售的趋势,图书出版行业有哪些思考和行动呢?

资深出版人、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方希(左);经济之声评论员、《远见》栏目制作人王思远(右)

 

当“图书定价制”遇到凶猛“流量池”:认同与无奈

思远:欢迎方希老师做客节目。此前教育博主联合流量平台,补贴低价卖书的事,你怎么看?出版行业整体是什么态度?

方希:直播卖书是新通道,尤其现在电商流量萎缩,大量流量到了新社交媒体端——卖书当然要站在人多的地方。

思远:你的意思是,传统出版业对新的流量池价值有共识。直播卖书卖的不光是书,还是一种情绪和营销手段。整个图书行业还在摸索阶段。但原本定价几十块钱的书,被教育主播补贴到10块钱甚至1块钱,这显然不太正常。图书行业产业链是什么样的?既然可以卖这么便宜,图书是不是高利润行业呢?

方希:图书出版行业有两个基本规则。第一,专有出版权制度,一本书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只能由某一家出版社编辑印刷、出版、发行,边界的规定让出版社在这一时空中运营获利。第二,图书的定价制度,和其他商品相比,图书的定价写在产品上,变不了。定价体系当中,各环节都需要支付的成本——生产制造环节,需要物料、人工、利润,比如印刷部分,不同出版社、书类,成本占书定价的9%~20%,有的出版社可能高达25%;版税部分从6%~15%,还有图书的营销费用,从2%~5%都有。出版社以55折或6折给到电商,这就是出版社的渠道费用。

所以,出版的账非常好算。跟其他行业相比,确定定价限定了它的盈利空间。比如“买手制”的服装,成本是七八十块钱,进入不同渠道后,做贴牌销售,可能卖到700块钱。但书的销售价格在出品时已经封顶,且人人可见。

思远:而且做零售,市场太大无法预测,还要把仓储、物流和滞销的“沉没成本”算进去。

方希:商业本质是一样的,要考虑到货损。

当追求“精细”的专业图书人遇上凶猛直接的推荐算法

思远:出版业是最早和电商渠道结合的行业。原来做得好好的,为什么从网店变成直播带货后,争议和矛盾那么大?直播卖书,是“让更多人接触书”的振兴出版,还是“打破定价体系”的行业绞杀?

方希:不用着急给直播卖书对图书行业的影响定性,它会演变,会调整,会进化。目前的几位头部主播对模式带来的影响,有的会沉淀,有的会消散。作为出版机构,当然希望书能被越多人看到越好,但同时要保证商业的正常运转。图书出版本质上是影响力行业——对内容的阐释是图书营销的核心环节。新媒体直播卖书,这一切变得不重要了,主播一场卖几十种书,能把这些书全看了吗?不是。所以,主播不是销售,而是导购,用最短时间去促进交易。

思远:出版人是卖对书的理解,主播卖书卖的是情绪。电商像是“商场”,消费者带着需求,主动购买;直播卖货更像是“嘉年华”,大家边逛边买,在主播的情绪调动下,就下单了。也许两个购买群体的重合度很低。直播未必是坏事,传统出版的书生命周期短,尤其是下沉城市,很多人不知道该买什么书,但是现在算法判断消费者的情绪、偏好,这是好事吧?

方希:算法并不关心内容,只标记你的行为——比如你关注过某些主播,你看某些标签视频的停留时间有多长,购买启动从什么时点发生。至于某个主播对内容理解的权威性、可靠性,推荐权重应该有多高,这个不是算法关心的。所以,不该对算法寄予极高期望,它根据你的行为结果,不断筛选。

读者们现在最大的障碍不是不想读书,买不起书,而是怎么找到适合的书。新媒体大流量平台月活过6亿,相当于两个美国总人口。新媒体直播销售,一定会形成一些品牌,一些品牌主播和出版社的品牌矩阵给读者推荐的东西是非常清晰的、垂直的、锁定的。

一些新媒体平台本身对低价并没有那么强烈的诉求,但是问题是用户会比较,如果他在别的渠道看到比你便宜,会对平台的信赖度降低。比低价就变成平台的本能反应,用户也在不断的低价刺激下,感觉图书价格有很大空间,有的到了不到五折不买书。

这又对一些人带来新的生财之道,比如盗版,只有印制成本,价格可以打得很低。再比如劣质书,所谓19块9可以买到10本书,这能是经过一个合格出版流程的图书吗?给到达人的佣金可以到60%,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

正品的低价书在新社交平台上有两种,一种是出版社官方账号或矩阵账号的引流品,品质过关,甚至优异,按照流量的特点来吸纳场观和用户,这对出版社来说是运营费用。一种是库存书。

达人带的低价书,除去达人的带货佣金,出版社不可能挣钱,拼低价不可能得到供应链的充分支持,要么不长久,要么劣质。

思远:你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传统出版界并不拒绝新媒体渠道,也在尝试打造新媒体矩阵和探索;二是现在流量平台的算法逻辑很简单,颗粒度很大。正因为有缺陷,所以卖书更需要“专业的图书人”。

方希:内容和人的精准匹配当然希望算法能干,但算法现在没进化到这个地步,所以大量判断还是要人去做。

 

直播中甄别好书的原则:首选熟人和“厂牌”

思远:既然直播卖书主播卖的是人设和情绪,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怎么挑适合自己的好书?

方希:不管直播卖书叫新电商或叫兴趣电商、内容电商,关键点在“信任”上,比如信任主播、信任账号、信任出版社、信任平台卖的是好书,才会下单买。当然,推荐的书品质要过关,内容要经过正规出版社深度加工。现在每个出版社在流量平台上都有官方号,也有一些矩阵号,通过挂小黄车的链接可以看出来,是不是出版社的官方店面销售。信任要通过看几次直播下单购买后印证,才能逐渐形成。

前一段时间,某主播低价卖书,有人说人家低价卖书有什么可难受的?因为这个行为,刺痛了行业那些认真耕耘的编辑,“破价”破得如此理直气壮,这是一种贬低图书价值的方式。

思远:就是让出版“掉价了”?

方希:中国图书行业整体大概1000亿左右的规模,还不如某些企业一年利润多。虽然行业不大,但可能是知识密度最高的行业。作者也好,编辑也好,像我们出版社的编辑,基本上还得是相对比较好的学校的硕士以上学历,这个行业的人多少对知识都有虔敬之心。

传统出版遇到电子阅读时代:保持定力,不必过于“悲壮”

思远:现在很多人选择听电子书、碎片化的阅读,广义上也是“阅读”的行为或者是内容。你对传统出版社面对纸质书的革新,阅读环境转向数字化、碎片化的趋势,怎么看?传统出版界怎么面对数字阅读时代?

方希:我们可能要理清楚一个事——什么样的东西在统计范围之内归入了数字化?比如大量网文小说,因为收费模式的导引,动不动就800万字、1000万字。这样的作品有它的读者和生命力,但是跟图书产品和图书延伸的电子书不在一个赛道上。

我们所说的纸质书、电子书,都是基于图书本身出版,要经过严格、精密的三审三校,数量有限,质量可靠。有声书在美国的和欧洲市场的增长,快于电子书和纸质书,但最主要的还是已出版的小说有声化。

碎片化真的是很坏的东西么?它只是我们面对的现实而已。从古登堡开始,出版业已经经历了多轮的社会改变,恰恰是由于它稳定的底层和灵活的应变,发展到今天。我觉得没必要嚷嚷什么坚守——没必要把自己搞得这么“悲壮”。

做内容产业的,原则上要选定所做的赛道到底是什么,包括碎片化的内容赛道上,也有可能用高质量的碎片化,形成方便之门,把人引导到深度长篇阅读情境中来。

思远:你讲的对时代趋势的判断和应对,用8个字形容——高屋建瓴,顺势而为。前者是抓主要矛盾,既然无可避免的,就接受;在抓住主要矛盾时,要顺势而为,在“碎片化”中,引导系统化、深度化。

图书行业控价体系?流量平台还需“不越位”

思远:说回来,出版界和直播卖书的新渠道怎么能共赢呢?出版社没有一刻不想“控价”,但“控价”为什么对于出版社这么难?

方希:一条船意识很重要,一时的新鲜兴盛容易,持续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需要时间,震荡性地呈现。只要是销售图书,都附着于图书行业的利益格局中,抛开行业的健康,行之不远。

对新品的售价保护,在不少国家都已成定法,出版行业的前辈为此做出过努力,但未有定论。

另一个底层原因是,流量的价格不断飙高。电商流量不足,以较低价格作为流量吸引力。形成了价格的恶性攀比。传统电商之所以是渠道,因为出版社的图书放入后,电商用资源承接和放大了图书的营销动作,它像一股水流,有流动的势能。所以,当一本书上到图书榜后,榜本身也会引导其他读者购买,但兴趣电商时代,点状生发,如何形成势能,能否形成势能,还在摸索中。

思远:说白了,短视频平台这些娱乐化的流量新贵,从渠道反过来绑架了上游,这也给行业中的我们提了醒——平台不能“越位”,既当“销量的裁判员”,又当“流量的运动员”,原本应该用户刷到短视频,被引流到图书电商、各司其职,但现在流量凶猛、能实现支付闭环的超级线上商业体跨界下场,扶植主播卖书、大力补贴,这么玩似乎是对传统出版渠道不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反垄断法对巨头不断出台监管、处罚落地,核心目的是防止流量平台用流量优势,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只有不断探索这方面规则的边界,才能让流量平台、传统出版和传统电商和谐共生。让出版方、做书人、读书人的价值,散发出知识的光芒。

作者:经济之声评论员、《远见》栏目制作人王思远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编辑:郑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