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爱评论】吴协恩:鲜花是鼓励 板砖是鞭策

2019-05-08 19:5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爱评论:新时代百人对话录》本期推出:经济之声首席评论员陈爱海对话江苏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

 华西村党委书记 华西集团董事长吴协恩(摄影 安健)

  吴协恩,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江苏华西集团董事长,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会长。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江阴市委委员。

 

  过去靠胆量 现在靠胆识

  陈爱海:去年底有一部改革开放题材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在看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我开始觉得说的是安徽小岗村,但是后面我越看越觉得它说的是江苏华西村。很多观众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觉得在这部电视剧里面看到很多处华西村的影子。在这部电视剧中,您看到了什么?

  吴协恩:也有朋友问我这个电视剧是不是在讲华西村?我跟华西的干部开会也讲到这个片子,里面跟华西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最关键的就是反映从1978年改革开放一路过来经历的风雨。我看了以后最重要的感受就是观念理念的碰撞,对我们也有新的启发。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的政策,包括基层的做法都是摸索、完善、提升的过程,我们要有胆量发展经济,否则寸步难行。

  陈爱海:特别是那个时候,政策还很不明朗,有时候要冒很大的风险。

  吴协恩:对,要冒风险,要有胆量,因为那时农村是不允许搞工业的,只能搞农业。当然现在,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我们着重抓党的建设和调结构,特别是要依法治国,作为华西村,对照来说,怎么做好依法治企、依法治村的问题更加重要。也就是说,过去要靠胆量,而现在要靠胆识。

  陈爱海:过去靠胆量,现在靠胆识,将来更要靠胆识,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完全不一样了。

  吴协恩:我们怎么在新时代下适应新的需要,像基层干部就要进一步围绕老百姓的所需所求去做事,要服务到前沿。过去很多基层干部做事,是在办公室里等着老百姓去找他,现在要走进老百姓的家门,了解老百姓的所需所求。

 陈爱海对话吴协恩(右)(摄影 安健)

  干部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陈爱海:华西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见证,它有一个很响亮的名称叫“天下第一村”。从改革开放到今年,这41年走过来,在成就“天下第一村”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吴协恩:最重要的是听党话。为什么这样说呢?像我们的老书记吴仁宝,他一辈子做了一些事情,谁在支撑、怎么支撑他这样做呢?我认为就是坚定的信念。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会退缩,遇到荣誉的时候会浮躁,而老书记他从来没有过,他是叫“骂我不生气,夸我不做喜”。

  改革开放初期,小岗村分田到户,推动了中国三农的改革,实际上就是解放生产力,打破大锅饭,这是非常好的事。结合华西的实际,我们人均不到10分地,我们的乡镇企业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了,特别是中央当时讲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实际上也是希望基层根据自身地方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所以这个节点如果不把握好,跟着一阵风刮进去了,我们一分了之,华西也就没有了。

  陈爱海:一方面听党的话,跟着党的大政方针走,与此同时又因地制宜,心中装着老百姓。现在华西村举世闻名,每年吸引了大量来参观旅游的、调研的,包括像我这样来采访的人。很多人想从华西村得到一些启示。在您看来,你们的经验,别的地方可以学习、复制吗?

  吴协恩:学习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怎么学?就是乡村振兴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干部队伍建设。只要干部队伍建设好了,又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这个地方一定能富起来。全国各地基层干部到华西互相交流,我跟他们讲,学华西,走自己的路。学华西,要学的是一种精神,学的是干部作风,如果简单地照搬照抄,我看未必能成功。因为每个地方的文化、人文、基础条件等都是不同的。学习华西不要简单地看华西的高楼,看华西老百姓开的是小车、住的是洋房,你更要看华西几十年来的发展史。

  陈爱海:不要看表面,而要看本质。我记得您提出过三个“不倒”:夸不倒、吓不倒、难不倒。这三个“不倒”是?

  吴协恩:这也是我们老书记当年讲过的。我为什么现在要求我们干部做到这三点呢?夸不倒,因为荣誉是组织上给你的鼓励。面对荣誉你要去反思还有哪些不足;难不倒,我们干部就是与困难打交道的,没有困难还要干部干什么。你一定要敢于挑战困难;为什么我要说吓不倒呢?因为现在世界已经变得平了,你要有国际思维,不是在你这一亩三分地里干了,一定要去学习。只有心里有数、有底,你才不会被吓倒。这个三个“不倒”,就是要我们冷静地对待外面的事物。

华西村农民别墅(摄影 安健)

  从富口袋到富脑袋

  陈爱海:华西村让大家感到羡慕。好多人到这来参观,看见这边的村容村貌,非常气派,感到村很富,有不少别墅、小轿车,家家户户还有大量的存款。您提出华西村的富不但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富口袋和富脑袋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吴协恩:如果你光感觉我们口袋鼓起来了,不考虑富得健康,那是不能长久的,你再富也是一个土豪。那怎么办?就要不断加强学习,自我充电。所以我又提出了两个送——一个叫送知识,一个叫送健康。在富裕的基础上,这两方面要加强。

  经济发展到了现阶段,不是为大而大,实际上大跟好没有必然关系。华西给国家交的税,从1978年的28万多一点,到去年我们交到14亿8600多万。一个村能为国家做这样的贡献,这就是老书记给我们打下的好基础。我们怎么保持这样的势头,光靠过去的“富口袋”已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了,应该要在“富脑袋”上去做文章。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了,这个富就富得有质量了。

  陈爱海:我看从“富口袋”到“富脑袋”的转变,其实也是与时俱进的。当年大多数人口袋都很瘪的时候,“富口袋”非常重要,也没有条件讲“富脑袋”;但现在如果光是口袋富起来,确实远远不够,而且我想“富口袋”比较单一,就是多赚钱,但“富脑袋”的内涵丰富得多。包括获得感、公平、正义,人的思想品德品位,各方面的内容都包括在里面。

  吴协恩:实际上是人的“三观”。

 华西村新貌(摄影 安健)

  鲜花是鼓励 板砖是鞭策

  陈爱海:您从您父亲手中接过这个位置,到现在十几年了。虽然和您父亲吴仁宝那个年代比起来,现在华西村发展的起点很高,基础很好,但是我想肯定面临的问题一点也不少,甚至可能要多很多。我看到有媒体说,相比吴仁宝时代收到的几乎全是掌声,吴协恩掌门的这些年来,外界对于华西村的评价可以说是“鲜花和板砖齐飞”。鲜花不用多说,板砖多不多,都有哪些板砖?

  吴协恩:板砖实际上还是观念理念的碰撞。鲜花就是鼓励,板砖就是鞭策,我们要用平常心去看待。我们坚持一条就是——听中央的不走样,听外部的不走神,听老百姓的不走偏。围绕这三句话做事。

  至于外界的一些负面评论,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华西的发展,过去有困难,现在有困难,今后还会有困难。如果没有困难,我们就失业了。所以,鲜花跟板砖现在有,今后还会有,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听。

  陈爱海:我想这同样跟时代的发展有关系,在您父亲吴仁宝那个年代,几家主流媒体说你好,没有人说你不好;现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信息渠道太多了,你做得再好,总有人会跳出来说一些不好的,传起来也很快。比如前几天就有消息说,华西村流动性面临困难了,无锡市政府开会准备出手相救之类。我想这个事大家非常关注,华西村作为“天下第一村”,金光闪闪的招牌,怎么会流动性也出现问题呢?

  吴协恩:实际上细心的人只要看到华西目前的发展,他就不会担心了,因为不了解华西才会这样。这几年,实际上我们的负债率都在下降,一般负债率要到70%以上才会引起关注,我们从来没超过。另一个来说,我们的效益、税收,每年在增长,去年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我们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六点多。

  今年1到2月份报表出来了,我们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了12.21%。我认为下面的厂长、经理还是努力的。可惜的是不了解华西村的多,真正了解华西村的人还是不多。

  陈爱海:所以也需要及时发声。您刚才讲得内容,我总结成两点——第一,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华西村流动性没有问题;第二,政府开会,不是因为华西村不好,而是要让华西村好上加上。

  吴协恩:是的。到华西来看看,到底怎么样,一看就知道了。像周边当地的人,没人相信华西村有什么问题。

  陈爱海:跟您这一席谈,我发现您对华西未来发展的思路非常清晰,对现状的认识也很清醒。外界对于华西村的看法,鲜花当然还是很多的,而所谓的板砖,我比较同意您说的,是因为他们对华西不了解。

  吴协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板砖是因为很多人对华西有更高的期待,这就是鞭策我们的,我认为这是好事情。一个单位最怕没人来讲,好的也不讲,差的也不讲,说明这个单位不行。

编辑: 高杨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