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三人两会】工匠精神和中国制造

2017-03-13 12:2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经济之声2017两会专栏《三人两会》,由经济之声节目主持人文慧领衔,邀请各路大咖,用财经视角解读两会热点。本期《三人两会》邀请到了著名财经评论吴伯凡以及央视财经频道的评论员赵悦,谈论工匠精神和中国制造。
  文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和中国制造再度被提及: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的中国工匠,来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质量时代。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的定制、柔性化的生产以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两位怎样看待总理多次提到工匠精神?”
  赵悦:“总理多次提到工匠精神,说明在工匠精神上还有所欠缺。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得非常快速,崛起一批显著的世界级制造业企业。但薄利多销,利润并不高,所以高端化领域里面还听不到太多的中国声音。
  吴伯凡:“中国制造的产品也应该从‘将就’到‘讲究’。1865年德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时,主办方要求德国来展的每一个产品必须打上‘德国制造’。因为当时‘德国制造’是劣质化的象征,不能够以次充好,是德国造的就得打上德国造的。今天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现在德国制造有一种整体的品牌内涵,电视广告Das Auto,是德语 ‘汽车’的意思,这是有含义的,德国制造从劣质化制造的代名词,到高质量、可靠性的代名词,这个过程也只花了七八十年的时间。”
  赵悦:“不仅在国际上有这样的变化,国内市场需求也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才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质增效。质量怎样提?种种的产品和服务,都需要创新和工匠精神。”
  文慧:“有很多匠人做的东西还是很漂亮、很精细的,但是技术没有传承下来,所以传承也非常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说,企业要在职级、薪酬、福利待遇等制度方面入手,形成一个体制机制,鼓励和激励更多的工匠型一线工人产生,并留住他们。全国政协委员力帆集团邹先荣说,企业应该在制度上做好设计,通过物质奖励和鼓励的手段来培养一批专业、专心、专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扎根基层,做一些深耕细作的东西。两位对代表委员们提出的建议是怎么看的?”
  吴伯凡:“制度上的保证是非常重要的,提倡工匠精神,工匠有,工匠精神不一定有。原因是什么?没有制度的保证。举一个例子,日本的企业有两个很独特的制度,一个叫年功序列,一个叫终身雇佣,这两者才能培养出工匠。年功序列是你年轻力壮,可以计量的活你比我干得多,但你的工资不如我的高,因为是按年功、按年头来计算工资的。终身雇佣是我可以无私地把我的技能传授给你。你造出来的东西比我要好,分配机制上就要有所倾斜。在改革开放以前就有过这种制度,我觉得还是值得借鉴的。消费升级以后,如果一个东西比另一个确实要好,但价格比贵很多,了解了制作过程后,我会觉得卖这个价格不贵。”
  文慧:“工匠精神需要一个土壤,需要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薪酬、规则方面。现在最重要的短板是什么,怎么样能补齐这个短板?”
  赵悦:“最重要的还是观念,现在有部分企业,还没有到不做高端就活不下去的阶段,但尽早一天做这件事情,就有很大的回报和好处。”
  吴伯凡:“就是消费升级的观念,从过去喝茶喝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到今天喝的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市场是最好的倡导者。”
  文慧:“我特别想问一下两位,有没有在国内生活中遇到过您认为确实能代表工匠精神的物件?”
  吴伯凡:“春节前我去了趟义乌,我在义乌看到有一个用纯铜做的香底座,我看到很喜欢,就买了。后来时不时会拿在手上感受重量,很精致,这就包含着某种工匠精神。此外,中国微雕是世界绝无仅有的,一根头发丝上能写下毛主席诗词37首,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得到,这样的绝活,外国人做不到。”
  文慧:“德国制造应该算是世界上响当当的品牌,也是工匠精神一个典范。德国的经验到底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吴伯凡:“德国工匠精神和教育体系密不可分的,其中有一个关键词叫徒工学校,它指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60%-70%的人不会上大学,德国的老板、企业总经理,有大概3/4没有大学文凭。原因是因为徒工教育的上升通道非常通畅,它培养的是从事精密制造业的。徒工学校常常是工厂和企业自己创办的,15岁进去,65岁退休,50年的时间都在这个企业,很少跳槽,因为很专业化。”
  赵悦:“德国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不是学它的表面上的形,而是学它的魂——尊重。什么时候让技校毕业的人像北大清华那样受社会尊重,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文慧:“今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绝大多数都不是职业技校毕业,这个问题是不是也是与供给侧错位问题相关?”
  吴伯凡:“这是一个大问题,中国供给侧改革一定要涉及到教育上的改革。中国的学位教育和技能教育是倒挂的,德国是2/3、3/4的都是技能教育,只有1/4是学位教育,它冲着诺贝尔奖去的。但是我们的学位教育的数量远远大于技工学校的数量。这个不改变,光喊工匠精神是不可能的。”
  赵悦:“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教育观念也要有变化。企业界也要有这样的观念,怎么样鼓励更多的青年人有这方面的创新、创造。”
  文慧:“怎么样理解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要进入一个质量的时代?怎么把它和工匠精神连接起来?”
  吴伯凡:“质量是一个国家经济在世界上立足的起码能力。制度、精神、文化气质上,最重要的是市场来看中有温度、有人性、能够散发人性色彩的一些产品,好在我觉得消费升级会让这个时代到来。北京市百货大楼门前有个铜象,那个人叫张秉贵,他称糖果‘一手抓’,不用称也不会错。虽然他是个很底层的售货员,但他却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全中国人民都知道,有点像今天的大牌明星一样。”
  赵悦:“社会对于工匠的认同,也需要更多的人对他们给予表彰,名匠表彰非常重要。”
  文慧:社会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工匠精神对于创新实体经济也非常重要,所以今天的探讨是非常有价值的。”
编辑: 傅炜如
关键词: 工匠精神;中国制造;三人两会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