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2017-02-22 11:1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2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民以食为天,如何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话题,而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也是国务院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昨天正式对外发布,部署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尊重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规律,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食品安全抽检覆盖全部食品类别、品种;农业污染源头得到有效治理,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以上;食品安全标准更加完善等目标。同时明确了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严格源头治理、严格过程监管等11项主要任务。《“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也提出了,“十三五”期间,要实现药品质量进一步提高;药品医疗器械标准不断提升;执业药师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等一系列具体目标。另外还提出了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加强全过程监管等5项主要任务。

  梳理这些目标和任务,可以看出,两个规划主要是通过强化全过程监管、强化抽查检验和风险预警、强化技术支撑,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实施在线智慧监管,严格落实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测、监管等各环节安全责任,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让广大群众饮食用药无安全之忧。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对此做出分析和解读。

  刘俊海:“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没有安全之忧,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理念,国务院通过了‘十三五’国家食品和药品安全两个规划,其中的亮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强化全过程监管,目的是为消除监管漏洞、盲区、真空地带以及套利现象。主要措施是落实地方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责大任,加大对于校园、小摊贩等重点区域和对象的日常监管;加强对于农药、兽药残留等源头的治理;特别是要重拳惩治违法添加等行为,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食品经营者违法添加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规划提出来要强化药品的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性监督,避免数据虚假,导致用药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快推进药品生产经营中各环节可核查、可追溯的机制建设,严打制假售假,严防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其目的就是为做到精准监管,进一步实现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避免发生饮食用药的系统性风险,值得点赞。

  另外,《规划》强化了抽查检验和风险的预警制度。一方面要加强检查员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对所有类别和品种的食品、血液制品和疫苗、基本药物等实现全覆盖抽检,提高风险监测的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我认为,过去在食药系统已建立成功的‘神秘买家’制度可以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开,确保各类食品和主要药品都能纳入到360度无死角的全覆盖范围中。另外,为避免食品和药品安全信息发布中,由于发布信息的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不必要的消费恐慌心理,规划特别提出要构建权威的信息发布机制来提高信息发布的公信力。

  第三个亮点是强化技术支撑。食品安全标准的不安全是最大的食品不安全,药品标准的不安全是最大的用药不安全。所以规划提出要加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标准提高行动,进一步用严格的标准来倒逼企业,慎独自律,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同时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化的监管手段实施网上的智慧监管,严格落实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监管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互联网再大也大不过法网,一方面在互联网上开展的食品、药品的相关的经营活动要纳入法治化监管。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都可被监管部门充分、合理、科学地予以使用。进一步提升监管的效率,让监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规划》的提出只是进一步改善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第一步,为确保食品和药品安全两个规划真正能落地生根,还需要监管部门、食品药品企业和社会相关方面凝聚共识、同心协力、共同把规划落到实处,真正打造让广大消费者能够无忧消费、放心消费、快乐消费、幸福消费的食品药品市场生态环境。”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女士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赵萍:“食品和药品产业链比较长,特别是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整个产业链条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复杂。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制定了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同时,食药同源,药品管理一旦发生系统性的风险,其带来的危害更大。因此,在发布‘十三五’食品安全规划的同时也发布了药品安全的‘十三五’规划,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个规划有很多共同点:一是二者都关注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制定的计划涉及数量都很多。比如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就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900多项,特别是涉及到农药残留限制指标接近3000项。在‘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相关标准计划目标仍然很高,在‘十二五’期间已接近1000项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还要制定300多项关于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同时‘十三五’标准建设更多关注农药残留的限制指标方面,在‘十二五’的时候这项限制指标只有2800多项,到‘十三五’限制指标要达到6600多项。因此,我们看到标准建设任务、目标定得非常高,食品安全有了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和客观依据,从而为食品安全相关的执法奠定了客观基础。

  另外,从药品方面来看,‘十二五’期间药品制定标准有4000多项,这个数目是非常巨大的,如果要把‘十二五’这5年平均一下,每年制定的药品标准就有800多项。而‘十三五’国家标准制定有3000多项,其中还覆盖到民族医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以及药用的辅助材料等。可以看出国家标准不只是数量越来越多,而且相关药品标准的覆盖面也越发广泛,这同样为‘十三五’期间药品的质量把关奠定好的技术基础。因此,无论从食品安全还是药品安全的角度来看,‘十三五’都处于大规模制定国家标准的发展阶段。

  第二,两者都特别关注以人为本。因为无论食品安全还是药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最终都是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二者都特别突出保护人的安全问题。比如食品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政务信息的公开去畅通举报的流程,以及支持行业自律等这样的方式来建立起社会共治格局,其目标就是要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意识、自我保护能力,所以最终还是落到消费者保护这个关键问题上。药品的‘十三五’规划也是从维护公众健康,保障公众需求入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上,这样的提法实际上也是更加关注以人为本。所以两者规范的领域不同,但是目标是完全一样的。

  第三是特别关注要全覆盖。即进一步加强监管,在食品的‘十三五’规划当中提到,未来抽检要覆盖到全部的食品类别和品种,这相当于织起了一张覆盖整个食品安全领域的安全网。在食品安全全覆盖的前提下,药品安全覆盖的范围更广,不只包括西药和中药,还包括化妆品,并且提出来要修订化妆品禁用、限用物质检验方法30-50项。这是在食品和药品之外,对于人的身体亲密接触用品也提出了严格的监管方法。

  同时,在药品方面提出了明确监管目标。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进口的商品都要进行全面监管,这里提及,国家每年要检查300-400个境内药品生产企业,每年对40-60个进口药品品种开展境外生产现场检查。所以,对于药品和食品全过程监管是总体性的要求,并且在这全过程监管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监管的目标和数量。另外,对于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要一视同仁。

  对于近这两年反映比较强烈的互联网外卖平台、网络订餐食品等新业态,在食品安全相关的规划当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食品经营网上监测能力的建设,特别是要落实在互联网经营过程当中经营者的资质问题,还有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以及网上交易一旦出现问题的在线投诉和售后维权机制建设。

  无论是食品的‘十三五’规划还是药品的‘十三五’规划,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5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里,中国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和药品质量安全的信心将逐渐建立起来,消费者将来可以更加放心、大胆的去消费。未来消费者解除此后顾之忧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潜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挖掘。”

编辑: 王雨馨
关键词: “十三五”;食药安全;监管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