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财经 > 央广财经评论

央广网

一线楼市房子变成金融品究竟是好是坏?

2016-08-05 12:46: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已不再像一个必需品,而越来越像金融品了。在经历上半年的上涨之后,中国的楼市何去何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中国住房2016中期报告》中预测,从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第二季度,房价增幅有可能呈回落趋势。房地产投资增长幅度将趋缓,2017年出现波动的可能性较大。

  报告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回升主要是由于政策促进和市场预期变化所引起。在调控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旧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二线城市政府层面上,市场监管没及时跟上,土地供应政策较为被动等。三、四线城市有关释放需求、调整供给的实质性制度性政策出台不多。

  社科院城环所副研究员王业强认为,现在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已不再像一个必需品,越来越像金融品。在引发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的六个因素中,有五个都是金融层面的流动性推动的,只有一个跟基本面有关系。如果像金融品的话,未来房地产价格不一定会暴跌,但是波动性会上升。

  社科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分析,眼下,除了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消费受到房地产市场影响,经济稳定、社会稳定也受房地产影响。一方面,房价快速上涨是政府所不能容忍和接受的,房价的下跌又有可能引起经济失控,所以目前政策处于一种两难的局面。未来再出台大的宽松货币政策、支持购买住房的税收和信贷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小,但调整趋势还会出现,同时短期波动会比较多。

  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专家点评:一线楼市的房子变成金融品究竟是好是坏?

  资深房地产专家韩世同:

  今年楼市出现轮番上涨的局面,先是一线城市,接着到了二线城市中的一部分,一轮一轮、一波一波的波动。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因素在于去年乃至2014年年末开始,央行就不断对楼市采取了救市做法,去年多轮降息降准,增加了资金供应,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去年底今年初各地推出了大量去库存政策,这个政策刺激了一二线城市房价,相反三四线去库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社科院做的研究,对于判断房地产的过度金融化,是非常及时的。为什么会出现房地产过度金融的状况,还是在于信贷规模过大,银行不得不主推个人房贷业务,这方面信贷规模不断放大,就造成楼市出现暴涨。在这样状态下,去金融化做法要成为政策主流趋向才可以。现在投资性的购房过度,导致了自住型、改善型需求难以承接,未来市场是需要加以引导的。

  一线城市变成了金融品肯定不利于市场调节,像深圳现在房价过高,显然是投资性过度推高,会使得基础自住型的需求,不能够承接到市场,容易引起市场大幅波动。国家短期内是会出台一些抑制一二线过度房价上涨,但要尽量鼓励三四线去库存的政策。从根本上来看,国家还是要从土地制度、金融制度、住房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但是目前又面临着经济下行困境,在这种状况下,还是努力创造条件进行推进全面的改革,实现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目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编辑:张乔

关键词:楼市;金融品;房地产;经济增长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深圳楼市现四年来最大环比跌幅 专家:高位盘整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不主张用“拐点”这个词,他认为“拐点”的说法“有点太猛了”。对此,宋丁认为,深圳楼市前景总体看好,环比下跌对楼市来说,其实并没有根本改变,它只是在高位震荡。

2016-08-04 17:05:00

为抑制楼市升温过快 温哥华开征“外国人购房税”

为了给过火的楼市“降温”,温哥华所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7月25日宣布,将从8月2日起对外国购房者征收15%的房产转让税。根据这项新政,除加拿大公民以及拥有该国永久居留权者外,所有外国人购买住宅时将被征收这笔费用。

2016-08-04 16:17:00

【改革调研行】楼市去库存效果初显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重点任务之一的去库存任务艰巨。这间熙熙攘攘的大厅,不是房展会,而是房屋超市,在这里精心挑选的,几乎都是芜湖棚户区改造或者城中村拆迁的住户。

2016-08-04 11:57: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