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财经 > 央广财经评论

央广网

专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必须居安思危

2016-07-28 13:18: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2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天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的日子。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3秒,里氏7.8级地震袭击了河北省唐山市,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短短的12秒之内,24.2万人遇难。甚至有西方媒体预言说,这座城市,将要从地球上抹去。然而,40年过去了。这座曾被称为北方瓷都的工业重镇,在经历地震之殇后,迎来了重生。

  震后一个月,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河北1号小区开工。据估算,重建唐山需要立即清理出去的废墟多达3000万立方米,如果码成1米宽、2米高的城墙,可以超过万里长城的长度。1986年年底,唐山市23万户居民搬入新居,占当时总户数的98.5%。唐山复建完成,恢复建设竣工面积1800万平方米。市区建筑物、城市生命线工程等都具备8度设防功能,成为世界“抗震型城市”的标杆。

  我国是地震多发地区,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让我们铭记防灾减灾建设的重要性。四川汶川、青海玉树、云南昭通,一次次的地震灾害面前,更加迅速的应急反应以及更加完善的救援体系是把灾害损失减到最低的关键。

  王宏伟:1976年唐山发生了特大地震,这场地震导致24.24万人丧生,16万人受伤,为什么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第一,唐山地震的震级特别高,达到了7.8级。第二,地震发生在一个工业化的城市,而城市又是人口聚集的地区。第三,当时我们的建筑还缺少防震、抗震的标准,这种建筑一旦垮塌,会对人造成致命的威胁。第四,当时我们还没有非常健全的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制度,虽然已经觉察到了周边地区宏观地质的异常,但是我们并没有进行疏散工作,所以这起突发事件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大的教训。就是我们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一定要有所准备,一定要在安全教育和应急制度建设方面下功夫。

  自2003年非典之后,我们国家对各级、各类的突发事件都非常重视,处置的效率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建立了应急的体制和机制,在体制方面,从国务院到县级市人民政府,我们都建立了综合性的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也就是应急办。在机制方面,我们也建立起了一系列社会动员机制、检测预警机制、信息报送机制以及信息发布机制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近些年来,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都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我们进步的方面。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例如日本是一个地震和火山灾害频发的国家,每个日本民众都有非常丰富的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逃生技能。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方面,我们国家下一步的重心一定要下沉,也就是把应急管理的能力建设体现在每一个社会公众应急知识和防灾避险技能的提升上面。应急管理能力一定要体现在每一个社会单元、每一个社会成员身上。西方发达国家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除了政府之外,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形成一张网,形成一道合力。但我们国家在利用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救灾方面可能和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未来我们的方向就是把对各种灾害的管理变成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编辑:昌朋淼

关键词:唐山;地震;应急;防灾

说两句

相关阅读

1976,他们用声音记录唐山

40年的光阴,抹平了伤痛,却抹不去老一辈广播人对于那场灾难的记忆,那些记忆曾经藏在电波中,在他们的内心回荡了整整40年。那年,刘振英31岁,王润庭46岁。

2016-07-28 09:45:00

“唐山地震40周年” 特别报道:无法抹去的城市

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一带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一座百年城市被夷为废墟,24万民众殁于瓦砾。有人曾预言,唐山“将从地球上被抹去”。然而,唐山靠着“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抗震精神,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站立起来,用40年的时间抒写了重生的奇迹。

2016-07-28 07:00:00

17年前唐山少年被控杀害两女童 17年后案件明日将重审

1999年,17岁的河北唐山青年廖海军被指控杀害两名女童,一审被判无期徒刑。服刑期间,经过不断申诉,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下达再审决定,同年底,河北省高院做出裁决撤销原判。在服刑11年之后,2010年4月廖海军被取保候审。据了解,明天也就是26日,该案将在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重审。

2016-05-25 08:31: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