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财经 > 央广财经评论

新闻述评:一场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头脑风暴”

2014-06-16 10:32: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财经北京6月16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务院持续发力,大刀阔斧推进行政改革,力度空前、超出预期。然而随着改革深入,新问题新情况渐次出现。行政体制改革如何打通“肠梗阻”?让“权力瘦身”还需要做些什么?“放权力”变成“卸包袱”又该怎么办?

  改革,只有从政府自身改起,从简政放权起步,才能发挥政府率先推动改革的示范效应,也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市场活力。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

  在昨天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就政府管理如何创新、行政改革如何深化等问题展开讨论,带来一场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头脑风暴”。

  一年来行政体制改革成效如何?相信每一个关心改革的人,这一年多以来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确实是“甩开膀子”胜过了“喊破嗓子”,多年来“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有了改变。但是显然,改革并没有一蹴而就。相反,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正在逐步显现。在论坛上,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杨克勤的一番总结梳理,让人们感到了行政体制改革的任重道远。

  杨克勤:一是改革力度逐级衰减。中央改革力度大、动作大,但一些地方对改革的担心多、动作小、跟进不力。国务院部门下放的一些权力被地方政府截留,出现了“肠梗阻”现象。二是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存在“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放责不放权”、“明放暗不放”等现象。一些地方和部门把含金量低的事情取消和下放,对含金量高的抱着不放,有的“卸包袱”,把管理难度和责任大的下放。

  在杨克勤看来,当前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除了改革力度逐级衰减、有些方面出现“肠梗阻”现象,行政审批权“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等,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比如,一年来政府审批和行政收费项目大幅减少,但很多企业并没有明显感到改革带来的好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与行政审批相伴而生的第三方中介评估过多,而且评估耗时长、环节多、收费乱。有的地方调查发现,贯穿于行政审批过程的中介服务事项多达30多项,一个产业项目涉及的中介评估评审报告如果按串联计算,整个流程走完要300多天。一些中介服务机构实行垄断定价,服务收费连年上涨。

  还有一点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法制改革滞后,相关制度措施不配套。例如在市场监管方面,我国现有几百部涉及市场监管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法规政出多门,彼此不协调,一方面造成重复监管,一方面又存在不少监管漏洞。

  此外,部分下放事权转移、承接的难度大,放管脱节,对加强监管研究不够、办法不多。很多部门和人员长期习惯于通过审批和处罚实施管理。现在,减少了审批事项、规范了行政处罚,不知如何工作,认为无权也无事、更无责,既不愿管事,也不会管事。这些都是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大障碍。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杨雁霞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