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财经 > 央广财经评论

桂浩明:加大打击内幕交易力度利于重塑投资者信心

2014-05-21 15:53: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导读】证券监管调查风暴往前追溯五六年,所有投资机构都将被“摸底排查”。经济之声评论:打击内幕交易绝不手软。

  央广网财经北京5月2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证监会最新召开的会议提出从11个方面落实新国九条,对内幕交易的稽查风暴也越刮越猛。证监会主席肖钢说,要依法严格监管发行上市活动,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昨天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对4年前发生的蓉胜超微内幕交易案给予通报, 4名关联人被认定为内幕交易责任人。不仅如此,证券监管的调查风暴药往前追溯五六年,所有投资机构都将被“摸底排查”。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证监会加大监管力度能不能彻底打击内幕交易的嚣张气焰?

  桂浩明:证监会现在加大打击内幕交易的力度,把排查的范围进一步往前延伸,这是完全必要的。中国资本市场低迷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是内幕交易盛行,这侵犯了中小股东利益。最近,不断暴露出来的机构老鼠仓大大损害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信誉,也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随着打击的推进造成对违规的高压态势,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重塑投资者信心。

  当然仅仅靠打击能否完全扭转局面,还是不能简单的画句号。就像我们严格的制度,但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犯罪。但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违规或者违法行为的普遍化,现在老鼠仓分布在各大基金公司中,很多上市公司也是涉事其中,通过打击可消除这种现象的气焰。第二,形成一个强烈的氛围,违规会支付巨大的犯罪成本,造成不敢去违规,或者不愿意去违规的社会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客观上还存在违规,有些人可能还会有侥幸心理,但是即便有侥幸心理他也不肯这样去做,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内幕交易和大幅度降低违规的出现。

  经济之声:最近这个老鼠仓非常尴尬的消息就是加入了老鼠仓之后没想到不仅没赚钱,最后罚款的金额比它老鼠仓的金额还多,这确实也是让大家看到了干坏事没有好下场,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这个老鼠仓刚刚您也提到量还是非常大,还是屡禁不止,您觉得现在要建立市场的信心关键的到底是什么?

  桂浩明:老鼠仓屡禁不止很大原因就在于市场上通过正当的投资渠道赚钱,有些人觉得太慢甚至风险很大;相反通过老鼠仓,通过内幕交易,他能够比较轻易的赚钱;当然也有失手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部分资金会去寻找以老鼠仓为模式这样一种影响和架构。一些业内人士也利用了自己具有在某种线下或者渠道上的优势来建老鼠仓,所以,这种格局既有市场整体环境的因素,也有制度本身不够严格、不够严谨,或者说我们的查处还不够严厉。

  因此,要打击老鼠仓,首先要倡导一种理性投资的氛围,但同时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强制度的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缺乏一些制度,有些老鼠仓已行走在政策的边缘上,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这种情况屡禁不止的话到后来就可能养虎为患。

  经济之声:这一次我们看到监管层决心还是非常大的,因为他提出了就是凡是近五六年来有嫌疑的交易数据和对象都是在调查范围之列的,也就是说不是既往不咎了,而是说可能你之前做的一些事情都要被翻出来,有的是例行调查,有的是约谈调查,有的是有针对性的一些调取数据和通讯方面的调查,那么所有的投资机构都将被摸底调查,这样的监管举措又透露出了什么样的信号?

  桂浩明:从法律层面上,只要违法的刑事案件,五六年要有这样的事情,而又有人举报、有线索,都应该是追查的范围。过去之所以没有核查,有很大原因是技术手段不够,老鼠仓特点就是隐蔽,很难抓住把柄。这几年的技术手段有大数据系统,通过大数据就能检查出很多现象。比如说某一家基金的仓位和某一个其他仓位高度相似,买卖的品种高度一致,这个交易时间点十分相近,那么就有可能被怀疑为老鼠仓。过去没有这个技术条件,那现在有了,只要技术条件能够追溯到什么时候,那就能应该查到什么时候。当然,有拟合的不一定就是老鼠仓。但是,真的老鼠仓会在严格复杂的检查当中逐渐露出水面。

  经济之声:这次实际上是整个资本市场的机构主体都是被席卷其中了,所以有机构角度来说他们觉得在监管高压风暴下过往这种机构惯用的一些盈利模式也会彻底的打破,但是按照以往的操作模式,机构的优势就是掌握渠道的信息,再利用这个信息的优势和专业技能来赚钱。你觉得现在这个惯用的模式被打破了之后,那么未来这个机构还有什么样赚钱的、盈利的途径呢?

  桂浩明:我想机构过去确实存在着利用内幕信息赚钱,但是客观上来说这个内幕信息的使用他如果在整个机构,他可能在一些老鼠仓当中使用,但是对整个机构的盈利影响之下还是偏少,因为在一个消息不明朗情况下,企业机构的大规模建仓恐怕也是存在较大风险的。所以,打击老鼠仓并不影响机构的正常操作。它的盈利模式,合理性盈利模式应该是建立对公开信息的充分的掌控、对信息背景的充分了解以及自身严格的风险配比以及研究的基础上,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最大优势就是有研究能力,它有投资能力,而不应该是把这种能力简单化为打听小道消息的能力。当我们机构都走正道的时候,老鼠仓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贾国强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