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资产管理业务新规(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在2018年4月27日发布,在平稳结束过渡期后,于今年正式落地实施。在资管新规发布四周年到来之时,“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资管峰会”24日举行。专业人士在峰会上表示,各项改革目标取得积极进展,资管行业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效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有业内观点指出,资管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缺乏长期投资。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说:“一方面,资管行业自身的生态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银行理财业务,目前除了个别银行少量的产品纳入个案处理之外,过渡期内如期有序地完成了整改。理财产品净值化水平大幅度提升,达到了93%。理财公司为主、银行机构为辅的理财市场格局正在形成。同业理财大幅度压缩,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的规模也在大幅度收缩。产品嵌套规模大幅度下降,压缩下降的幅度都在90%以上。产品投资标的更加多元,养老理财、跨境理财、ESG投资等领域创新在提速。另一方面,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效显著增强。截至2021年底,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公司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的规模大约达到25万亿元。”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资管行业仍面临不少挑战。在消费者一端,如何加强产品信息披露、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持续成为焦点议题。

尚福林说:“从监管部门披露的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例当中,不少是在销售环节存在客户经理为了扩大销售而误导消费者。公募基金早年在销售的时候,也碰到过这种情况。一些证券公司为了拉客户,没有做到信息的充分披露与风险匹配,甚至拉一些老年人开户,有的老人就把基金当国债和存款来买,实际上是误导投资者,对投资市场的培育也不利。现在在银保合作代销环节中,也有个别银行客户经理在推荐保险产品的时候,误导让一些消费者把保险当成存款或者是银行的理财,看似满足了业绩考核,实则埋下了风险隐患。”

对资管行业自身而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认为,缺乏长期投资是目前的最大瓶颈。“我们的长期投资是缺乏的,投资行为的短期化是我们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应该说,我们发展机构投资人,发展资管行业,就是为了减少过去散户的短期投资行为、追涨杀跌的行为,但是现在机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了,依然缺乏长期投资。所以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把我们的制度特别是基础制度搞好,这个对于我们长期投资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近期受到热议的个人养老金,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表示,这将为资管行业带来新的机遇。“我们看到美国的个人养老账户一半的投资是公募基金和ETF,80%以上的个人养老客户都选择投公募基金和ETF。所以伴随着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对资管行业来说,大家都觉得蓝海时代到来了。”她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资产管理市场规模达到134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1%,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显示了资管新规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成效。

编辑:任芳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