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9日消息(记者刘柏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推出数字解读专题《稳中求进更有“数”》。本期解读:为何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总台央广记者专访北京市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邓艳芳。

记者:在基本概念上,什么叫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邓艳芳:“研发费用”很好理解,就是研究和开发费用。所谓“加计扣除”,意思就是已经扣了一次,然后再允许你扣一次。企业利润是如何构成的?一般来说,企业利润等于收入减去各项支出,支出中包括了费用和成本。研发费用发生的时候,就构成企业费用或成本的一部分了,在税前已经扣除了,那么加计扣除意味着再扣一次。这样的结果就是,企业的利润变少了,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也就少了。少交的资金就可以留在企业内部,用于扩大再生产或者其他方面的投资等,那企业发展的后劲也就更足了。

记者:今年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为什么要瞄准科技型中小企业?从您的角度观察,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政策指向?

邓艳芳:我们直接感受到的就是国家对科技制造、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强了。在2017年之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的比例和其他企业是一致的,都是50%;2017年提高到75%;今年又提高到100%。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行业内有个比较形象的词,叫“蚂蚁雄兵”。这个群体是非常有活力、有潜力、有成长性的,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它们就是以创新为使命。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面向它们的话,就能释放更多生产力,为我们国民经济创造更大的价值。

记者:政策利好已明确,接下来就看落地了。如何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享快享这项政策利好?有什么细节需要注意?

邓艳芳:我认为,政策的实施和落地,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于企业这一端。在过往经验中,我们发现不同企业在执行政策口径时还是有差别的。比如,一家企业的研发费用需要归集,在归集的时候,在会计核算口径、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口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口径上还是有细微差别的。这个口径差别就需要企业依法合规地、有理有据地去核算清晰,把这些费用按照项目归集起来,最后才能形成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基础。

记者:2021年,我们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今年,我们又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未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会不会进一步扩围?能够预见到哪些政策效果?

邓艳芳:眼下正好是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的时期,现在已有200多家企业披露2021年年报。从我的角度观察,200多家企业里,大概有90%的企业,它们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是在持续增长的,这也说明研发费用的投入是在增加的。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这样也是向市场、向社会展示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为投资者带来回报,也能形成技术积累,形成竞争优势、规模优势,这就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如果未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能够扩围到更多行业或企业的话,将进一步带动各领域各门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质增效,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