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冬奥健儿“披金斩银”,突破历史。成绩背后,有几分惊喜,几分收获?又留下了哪些遗憾?“默默无闻”的七台河,为什么成为中国“冠军摇篮”?相比谷爱凌的“精英培养”模式,七台河的“大众平民”留下了哪些启示?经过北京冬奥历练,中国冰雪未来如何厚积薄发?

本期嘉宾: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滑冰协会副主席 朱承翼

奥林匹克研究专家、原北京冬奥申委总统策划与法律事务部副部长 易剑东

突破历史,冬奥成绩再创新高

王思远:中国冬奥健儿在本届冬奥上再创历史,截至17日晚间,共获得7金4银2铜,金牌榜排名第五。前四位分别是挪威、德国、美国、瑞典,欧美传统冰雪强国。这样的排名和成绩,满分100分,两位给中国队打多少分?

朱承翼:总的来看,我们这次超越了冬奥历史最好成绩。总体有所进步、有所突破,我打90分,还有些项目我觉得不尽人意。

易剑东:这次成绩大体符合我的预期,我在赛前几个月就认为中国这一届超越温哥华冬奥的史上最好成绩问题不大。特别想强调一下,我们的金牌全部都是突破性的——比如短道速滑首次设混合接力2000米项目,这就是突破;谷爱凌也是突破;任子威的1000米也是突破,过去短道速滑只是武大靖拿过500米金牌;高亭宇也是男子第一次拿速滑的金牌,徐梦桃的自由式滑雪更是突破,从1998年徐楠楠拿银牌到现在,一直不见金牌,今天终于突破。整体作为大学教授,我打85分,大学里的标准86是优秀,离优秀还差1分。

王思远:中国的冬季运动项目起步较晚,每届冬奥会都在尝试突破,近年来也在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项目逐渐建立优势。我注意到,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项目夺金后,朱老师朋友圈特别兴奋说,“这是中国代表团所有金牌里含金量最高的一块”,为什么?

朱承翼:速度滑冰,是冬季项目中欧美国家重视的项目。从世界速度滑冰的成绩看,欧美选手水平较高。中国女子拿过世界锦标赛冠军、冬奥会奖牌,而男子几十年来在任何国际比赛上,都没有获过好成绩。只有上届,也是高亭宇获了铜牌,经过这几年努力,终于突破获得金牌。这对我们国家速度滑冰项目是很大喜讯。

王思远:能不能理解为,这个项目欧美选手在人种、肌肉类型等优势是天然的。所以,高亭宇的金牌不光是给中国队,也给亚洲选手有所振奋?

朱承翼:是的。

“遗憾”背后有收获:全面叩开“冬奥项目大门”

王思远:除了把注意力给获得金牌的选手,这次还有哪些成绩上的突破?

朱承翼:花样滑冰团体赛排名第五,也是奥运会最好成绩,已经是不小的进步。

易剑东:这次我们最大的突破是,有30多个小项比赛是首次参赛——上届平昌102个小项,我们只参加了53个,这届参加了100个。今后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希望,长远看中国冬季运动和冬奥会竞争力,可以寄予厚望。

王思远:叩开了越来越多的冰雪项目大门,这就意味着更多希望。中国本届冬奥会共有运动员176人,平均年龄25.2岁,最大37岁,最小17岁。这届有哪些比赛场面和哪位运动员,让人感到遗憾?

朱承翼:首先是短道速滑有些项目比较遗憾,有些人比较遗憾。像武大靖的1000公尺;还有女子接力,虽然我们也取得了奖牌,但不尽人意。其他比赛基本上反映了我们目前的成绩现状。

易剑东:第一个遗憾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混合团体,因为这是新增小项中希望最大的项目,结果由于失误只拿了银牌;第二个遗憾苏翊鸣,当值裁判承认当时没看清加拿大队员的动作其实有失误,如果能看慢动作,可能金牌就是他的。

第三个遗憾,是武大靖,他的500米过去都是一骑绝尘,第二名犯规都犯不上,就是一骑绝尘,可惜这次连决赛都没进。第四个遗憾,是U型槽世界单项比赛,以前偶有突破,但这次又与奖牌无缘,这个项目是年轻人关注和喜欢的,没有实现比较遗憾。另外花样滑冰的男女单人滑,这个适合东方人的项目,也没取得理想成绩。东道主的冬奥会留有遗憾,也可以给今后不做东道主时,留下更大增长和腾挪空间。

黑龙江七台河:市民体验冰雪项目(图片来源:CFP)

七台河模式“平民模式”:长期坚守铸就“冠军摇篮”

王思远:两位专家纵深说了体育比赛。下一个话题关于人才和模式,有媒体报道关注了这样一个现象“七台河小镇,为什么成为冬奥金牌孵化器?”截至2月13日,中国从1980年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以来,共获得18枚金牌,其中7枚与七台河籍运动员有关,包括了杨扬、王濛、范可新等。

七台河是牡丹江和佳木斯之间小城市,加上农业人口不到70万人。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金牌孵化器?简单来说,一位叫孟庆余的矿工,1972年在当地拿了三个区域滑冰冠军,此后开始办体校教滑冰,几十年来当地体校不断增多,周边地区几乎全民运动。七台河的“全民模式”创造了中国冰雪项目人才储备的奇迹——全国短道速滑项目注册运动员共1730个人,来自七台河的有344人近1/5,七台河运动员15次打破世界纪录。

很多人羡慕谷爱凌,同时认为冰雪运动是“烧钱”运动,得有家底。七台河也并不富裕,但它的成功让人不禁发问——“精英模式”之外,冰雪运动是否可以走“大众体育的平民模式”?这是否对推广冰雪运动更值得借鉴?

朱承翼:七台河市经济不发达,人口也不多。但那里的人和孩子比较能吃苦,正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上体校也成了一条出路。此外,七台河有很多好教练,比如大杨扬的教练孟庆余等,有人对滑冰事业热爱,去抓训练、培养这些孩子,当地人民也都把孩子送到体校,这才有了人才和成绩的储备。

易剑东:冰雪运动总体上有三个特征——(1)技术难度较大(2)运动风险较高(3)参与消费的门槛不低。但也有一些情况,可能不完全受制于这几个条件,比如当地较好的气象和地理环境条件,尤其是场地设施;有一些对事业有执着、情怀的教练和相关体育管理人士、企业家;还有就是较好的社会环境,包括当地部门体系协同配合。德国雪橇项目、荷兰速滑和短道速滑,优势明显,就是如此。

七台河模式最值得肯定的是——家庭付出和当地对这个项目长期坚守,并把配套支持体系做严密,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市民乐享冰雪运动(图片来源:CFP)

寄语冰雪运动“后冬奥效应”:保持乐观,主动求变

王思远:最后再来说说冬奥的启示,夺金牌、拿奖牌毕竟是少数运动员刻苦训练临场的结果。长远看,中国坐拥庞大人口基础,这次冬奥会的举办和成绩,对我们的冰雪项目推广有什么作用?

朱承翼:冬奥效应对冰雪运动的推广作用很大。这次冬奥会收视率非常高,更多人了解冬奥会项目,才可能喜欢、参与,为今后人才培养起了助推作用。

王思远:从眼前一亮的开幕式,到冬奥成绩上的突破,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关注和参与到冰雪运动中去,这显而易见。易老师,从整个产业发展、不同国家间比较,借鉴他山之石的经验,您有什么看法?

易剑东:有三点可以明显看到。第一,冬奥会对中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推动,从申办开始就有效应,持续到现在。从北京冬奥申办的时期到现在,雪场、冰场有显著增长,滑雪运动参与者也不断增长。

第二,强调冬奥会对大众冰雪运动和产业推动,绝对不要等待,不会自动实现。有些冰雪运动发达国家,冬奥会结束之后,实际上增长的运动人口极其有限。无论是经济还是体育,不要期望它自动增长,要有良好的场地设施投入,进校园的政策持续,乃至于长远的国家战略推动,才可能更好增长。

第三,考虑到我国人均GDP、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恩格尔系数等因素,这些都提醒我们,可能要慢慢来,甚至还有曲折。

有人说冬奥会结束后,雪场会从800个增加到1000个,不管能不能实现,都不能盲目认为一定是好事——市场竞争有集中度,市场自由竞争不会是简单的量的扩张。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冬奥效应可以肯定,但不能过于乐观,更不能等待。(本期内容编辑:吕红桥)

编辑:郑皓月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