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7日消息(记者谭瑱)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任意险种,全国可退”“专业维权,手把手指导”……关注保险行业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广告。买到不想要的保险,真的可以交给这些所谓的专业机构退掉吗?

银保监会16日发布风险提示称,当前,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名义招揽生意,声称可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修复征信”“解决债务”“全额免息”,怂恿或诱骗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免息等事项。

为此,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不法行为侵害。

记者调查发现,有商家声称可以“代理退保”,但需事先缴纳高额“手续费”。不法团伙如何诱骗消费者?消费者将面临哪些风险隐患呢?

去年年底,上海警方接到一家保险公司报案,称有大量投保人集中办理全额退保。在侦查过程中,投保人李女士向侦查员反映,2020年4月,她购买了该公司的保险产品。此后,自称是保险公司专属客服的刘某找到了李女士。上海公安局静安分局江宁路派出所案件办理队队长朱正敏介绍:“专属客服说李女士之前的那个险种存在缺陷,有一定问题,他手上有一个新的险种,他建议李女士把原来的保险退掉,可以办理全额退保,然后用退保后的钱去买他提供的新险种。”

随后,李女士委托刘某代办退保业务,并重新购买了所谓“更划算、保障更全面”的保险。然而,在后续的一次理赔过程中,李女士得知,新买的保险理赔额度比之前所买的大幅降低,但此时再也联系不到刘某,保险公司也表示,刘某不是公司员工。

今年4月份,上海警方破获了这起案件。朱正敏介绍,经查,“代理退保”团伙冒充保险公司业务员诱骗投保人退保,再与个别保险公司人员勾结,给投保人重新购买新保单,骗取保险公司发放的奖金补贴。投保人失去原有保险保障,保险公司也遭受了重大损失。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仍有一些商家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名义招揽生意。他们大都声称自家“代理退保”有九成以上的成功率,但要收取退款30%—40%不等的手续费,且大都是退款到账前收费。

“你现在有没有发现跟业务员当时说的不一样的地方?”

“他有没有给你返钱、送礼品?”

……

记者以办理退保为名联系到一家“代理退保”机构,工作人员一股脑抛出了十几个问题后告诉记者,全额退保的关键是保险公司有过错,要记者仔细回想保险公司工作流程有无纰漏。当记者说并没有什么纰漏时,该机构表示,没关系,其会指导记者给业务员打一通电话,套取一些所谓维权证据。

记者:我实在想不出他们的流程有什么纰漏。

工作人员:您不用管,退的时候我们来操作,您只需要配合我们给业务员打一通电话,录音就行了,剩下的就不用管了,至于怎么说,我们这边也会教您。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表示:“这些‘代理退保’团伙如果使用的是一种非法手段,比如编造信息或者恶意投诉,甚至威胁等,则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如果你明知对方可能会采取一些恶意手段替你去退保,或者你有配合对方编造虚假信息,包括伪造证据等行为,那么你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不法“代理退保”风险高、危害大,投保人可能会陷入相关机构的圈套,退保资金也可能会被相关机构截留。岳屾山表示,除此之外,“代理退保”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埋下隐患。“你的个人信息,甚至很私密的一些信息都要提供给对方,对方拿到你这些信息之后,是否能够做到相应的保密工作,或者他会不会拿这些信息再去从事一些其他活动,这是不太确定的,因此在个人隐私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朱铭来表示,此类非法代理维权行为挤占正常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保险公司要对此类行为坚决说不。“如果保险公司采取一种默认的态度、息事宁人的态度,实际上是助长了这种行为。无论是从某一家保险公司严格管控的角度,还是站在一个行业的角度,都必须严格杜绝这种行为。”

朱铭来表示,消费者如对保险产品或服务有疑问,可以直接与保险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不能轻信“代理维权”“代理退保”的虚假承诺,更应该拒绝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恶意投诉。

“对于保险公司的不当行为,监管部门很重视。就像一个交通事故,你不去找交管部门裁定责任,非要通过私了这种渠道,到最后,你可能会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鼓励消费者走正常的维权渠道。”朱铭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