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2日消息(记者唐婧)眼下,临期食品市场已经从萌芽状态进入行业风口。不过,在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的过程中,一些低质商品甚至滞销商品,竟然也成了临期食品商店中的“常客”。

 

临期食品一般指的是快过保质期但还在保质期之内的食品。目前的临期食品市场规模将近200亿元,资本押注的热情极高——说它站上了行业风口似乎并不为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行业仍然处于野蛮发展阶段,还有不少问题。

很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商品的货源问题。一些临期食品店铺卖的产品,不仅有头部品牌产品、网红爆品和进口商品,也掺杂了很多“山寨”产品、低质商品甚至滞销品。有的商品从包装上看是进口商品,但仔细看才发现是山寨版;有的商品则干脆无论是包装还是产品,都相当粗制滥造。

那么,这样的商品,怎么就能堂而皇之地进到临期食品商店里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品牌方和中间商的利益共存。很多进不去商超的小品牌低质产品,因为品牌识别度低、难以增加销量,所以借道进场,利用临期特卖的方式,以很低的价格,“摇身一变”,成了大型商超中临期食品店里的“座上客”。在这个过程中,品牌方成功挤进了大型商超,增加了曝光度,提升了销售量;中间商以极低的价格从厂商大量囤货,再薄利多销,利润有时比一般的食品批发还要高。对于品牌方和中间商来说,这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你好我好,皆大欢喜。

第二个原因是监管的“空窗期”。目前临期食品的监管仍然属于“正常食品”的监管范畴,没有单独监管归类,相关政策也在进一步制定中。在这样的监管“空窗期”,什么样的商品能进入临期食品店,并没有明确规定。

临期食品商店不该成为低质品和滞销品的集合店,在低价的背后,货源安全要有底线。很多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是为了能“花小钱买到大品牌”,“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品牌方和中间商可不能为了自己的“皆大欢喜”,让消费者“空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