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8日消息(记者王思远)主题公园“逐鹿”黄金时代。从白雪公主到变形金刚,顶级IP下的主题公园是门怎样的生意?人均消费3000元,是冲动消费吗?强大的“吸金能力”背后,主题公园是怎样创造客户需求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叫得响的IP主题公园?主题公园应该如何打造与影响力匹配的软实力?

主题公园承包了2021年最后一个旅游旺季。某平台发布的国庆报告显示:国庆期间,景区消费人次对比前一个月增长超9倍,国内主题公园消费最为活跃。受北京环球影城IP带动的关注度提升,北京超越上海,成为国庆期间热门旅游地第一名。另有统计,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园前三年,公园消费对上海全市GDP年均拉动0.21%,公园游客消费对上海旅游产业收入年均贡献达4.09%。

环球影城拉动主题公园热,门票合理,人均消费“被平均”?

思远:北京环球影城开业后,再次带动了一波主题公园热。一份消费报告显示,北京环球影城的人均消费是3300元,即使是在非法定长假,人均消费也在2500元左右。景区门票淡季418元,旺季638元,特定节假日和主题日748元。大家玩得爽,但似乎并不便宜。人均消费数据真的那么高吗?您怎么看综合性价比?

林焕杰:主题公园的定价因素包括区域位置、规模、项目数量、项目品牌、精彩度,还有投入。北京环球影城投入530亿,这就要计算回收年限和经营成本。以北京环球影城为例,假日期间人均消费达3300元,平时也要2500元。坦白讲,我不知道这个数据的计算方式是否是被平均的。

参考世界上著名的主题公园,特别是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它们的消费结构是——门票占了游客总支出30-40%,其他是二次消费。二次消费包括餐饮、衍生品、影视作品、图书等。但中国游客不可能做到这个比例,中国几个比较有名的主题公园,游客的二次消费大概占总消费的30%,最多不到40%。因为中国游客跟老外的消费习惯不一样,老外更喜欢收藏周边和衍生品。

从时间上看,公园开园初期消费高是正常的。因为第一批游客热情高,三个月后就没有这种情况了。北京环球影城游客的正常消费应该达不到2500- 3000元的幅度,但综合规模、精彩度、投资额等因素,门票定价还是比较合理的。

北京环球影城正式开园(来源:CFP)

国际IP主题公园陆续来华,国内主题公园整体运营情况依旧严峻

思远:文旅部数据显示,国内旅游景区平均每人次贡献的收入仅仅是78.24元,相当于1/5张环球影城门票。300多家主题公园中,只有53%盈利,23%左右勉强平衡,剩下的亏损。没有大IP的主题公园该怎么办?

林焕杰:中国的主题公园溯源要到1989年9月深圳的锦绣中华开园。美国迪士尼是1955年7月17日在洛杉矶开园。从底蕴积淀上说,中国远远不及他们。

第一,看投资。投资规模是决定公园质量的重要因素。三十亿元打造几百亿主题的效果,根本不可能。

第二,中国主题公园没有经典IP。好莱坞电影在全球上映后,受到全球观众喜爱,打造成主题公园,粉丝的期待值高。中国主题公园很难做到。

第三,我们的主题公园从IP到项目,比较仓促、比较急躁。奥兰多迪士尼的阿凡达,卡梅伦导演做了7年呈现给游客;中国基本一两年就做出一个。

但不是说国际主题公园进来,中国的就被全部淘汰。毕竟有14亿人口,国际主题公园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游客的娱乐需求。游客也会根据出行时间、成本,选择家门口的主题公园。但国际著名主题公园进入一段时间内,肯定有一定影响。

国内主题公园突围之路

思远:后疫情时代怎样打造清朗的环境,让中国主题公园迎头赶上?

林焕杰:第一,要打造主题化服务,这个很关键,必须有鲜明的主题核心;第二,特色化服务,要吸引游客,让游客更好地参与项目内容;还有个性化服务和情感化服务,要让游客感受快乐,为游客制造体验,让游客来后感到亲切、激动、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