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31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新办31日下午就“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

 

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9平方米、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发布会上,王蒙徽介绍,我国在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蒙徽说:“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城市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城市数量达687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

关于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王蒙徽特别强调,公租房主要是为了解决城镇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的问题。目前,城镇户籍的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已经做到了应保尽保,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是要解决人口净流入的重点城市,主要是大中城市,特别是这些城市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目前正在抓紧推进。

王蒙徽介绍说:“2008年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来,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7800多万套,有2200多万困难群众取得了住房补贴,也就是说,帮助了2亿多困难群众实现了安居。‘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国新办举行“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新闻发布会(图片来源:国新网 刘健 摄)

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房、租不好房”成为当前的现实困难。国务院此前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提出多项措施,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表示:“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特点,明确保障标准,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的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就是小户型、低租金。准入条件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的情况来设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从2018年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介绍,住建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督促城市政府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倪虹说:“建立人、房、地、钱四位一体的联动新机制,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面落实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在各部门、各地共同的努力下,目前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19年—2020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9万个,惠及1088万户居民。

黄艳说:“今年,计划新开工改造的老旧小区是5.3万个,涉及居民900多万户,截至7月底,已开工建设4.22万个小区,涉及764万户,占整个年度目标的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