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CFP

  央广网北京3月18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经历疫情考验的市场主体,目前正快速恢复生机和活力,但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距离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还有不小差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宏观政策不急转弯,以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系列报道《再帮一把市场主体》第三篇:《强壮筋骨,企业当自强》。

 

  现阶段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世界经济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现实选择。不过,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终究会过去,疫情期间国家采取的特殊政策逐步淡出只是时间问题。

  恢复元气的市场主体,如果想要强壮筋骨并成长壮大,还得靠自己多想点子。温室里的花朵禁受不住风吹雨打,市场主体也一样,不可能一直依靠政策救助而活。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真正优秀的企业善于在危机中寻找新机遇。在他看来:“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市场主体仍然会继续帮一把,再送一程。但另外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为应对疫情冲击而采取的临时性、阶段性政策必将逐步退出。因此,各类市场主体还是应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逐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培养内生的能力。疫情是一场危机,但优秀的企业应该转危为机,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中小市场主体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还积极开展自救行动。不少企业果断调整战略,开辟新业务,成功扛住了疫情的冲击,并实现扭亏为盈。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让线下母婴门店大量关店。作为一名母婴社群电商领域的创业者,张建富的生意遭遇巨大危机。然而,“东方不亮西方亮”,张建富找到了一条通过电商亚马逊出海的战略,成功让公司转危为机。“现在我们有非常好的正向现金流。因为货到了美国之后,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销售节奏。同时,我们的利润情况还是不错的,公司基本处于一个盈亏平衡的状态,有些分类竞争可能没有那么激烈,还出现了比较好的盈利。”张建富说。

  酒店餐饮、影视娱乐、教育培训,这些行业是受疫情冲击影响最大的几个行业。在与这些行业中的大量中小企业主交流中,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转型,从他们身上看到最多的是坚韧和信心。张建富说:“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在经济的严冬一定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一定要有充分的信心。原来可能付出10分努力,现在需要付出12分甚至15分,用超常的付出换取更高的回报。”

  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看来,疫情的冲击过去后,市场环境都是一致的,通过竞争来赢得生存,这是优秀市场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如果疫情过去,市场恢复正常,市场主体还是要靠市场主体自己的能力、竞争力发展自己并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然后获得客户的认可,而不是说简单地依靠国家的政策支持。”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