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31日消息(记者冯雅 蒋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特别策划《新格局 新动力——经济之声对话经济学家》,31日推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需要怎么做?——对话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记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一个远景目标提出来,您认为怎么才算是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刘伟:“十四五”实质性的提高,首先是实质性的发展。从经济发展来说,我觉得最要紧的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民收入分配方面更合理。关于这一点,新发展理念里面特别强调了共享,这是我们体现共同富裕发展理念的集中表述。一个是生产,一个是分配,处理好这两个方面,对于我们共同富裕的水平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最要紧的、实质性的就是“十四五”一定要闯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到高收入阶段,而且是稳健地进入。

  记者:如何理解“中等收入陷阱”?我们需要怎样的经济增长才能闯过去,进入高收入阶段?

  刘伟:根据世界银行统计,高收入标准有一个起点线,是12375美元,这是高收入的门槛。我们和12375美元还有2000美元差距。现在世界上有70个左右的国家是高收入阶段的国家。按照通常的经验看,仅仅达到门槛不算稳定进入高收入阶段,因为有一个“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它可能出现波动,一旦有周期性的波动,像疫情、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增长放缓,出现挫折之后它可能退回去,退回去之后就出现很多问题,有人把这个叫作“中等收入陷阱”。

  所以现在按照国际经验来看,一般来说要跨越到高收入阶段,必须要稳健地跨越,人均GDP水平不是说达到起点线就可以,而要高于起点线20%-30%。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12375美元是高收入阶段的底线,要比这个再高出20%-30%,大概是15000美元。“十四五”期间,我们要达到15000美元以上。这个指标要求我们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得达到4.8%以上。

  “十四五”规划建议里讲的是,“十四五”期间,我们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等。这些都需要经济发展作为基础,很重要的一个经济基础支撑,就是我们要进入高收入阶段。

  所以“十四五”期间要起好步,要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发展目标打下基础,“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至少要达到5%以上。所以,“十四五”我们还是要有一定的强劲增长。我们不以量的扩张指标为主,而是以发展质量提高为首要,但是质量和数量不可能割裂开,把这个关系摆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