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4日消息(记者刘柏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特别策划《新格局 新动力——经济之声对话经济学家》。24日推出:为什么说政府过“紧日子”最有可能推动下一步改革?——对话: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继续过“紧日子”。所以过“紧日子”已成为一种常态了?
  刘尚希:政府过“紧日子”,我认为这是在疫情冲击之下倒逼出来的一条措施,但我认为这条措施是最有可能推动相关改革的。
  在政府过“紧日子”的背景下,我们强调预算绩效。预算绩效既有宏观的绩效,也有微观的绩效。从宏观上说,我们要把钱分配好,比如说科教文卫、产业创新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财政支持,就要在这些领域、部门之间把资金配置好。在资金得到合理配置的前提下,如何让每一笔钱在每一个项目上花好,这又涉及到微观的绩效问题。宏观的绩效、微观的绩效都要做好。
  政府过“紧日子”不仅仅是口号,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来提高财政资金的绩效。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的背后,要倒逼政府转变职能,把政府该干的事情干好。
  记者: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可能就是一个方面的“刀刃”。我们看到您近期发表的一些观点,您对“群体性差距”还是比较担心,如果不解决好,这可能会成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障碍,对吗?
  刘尚希:“群体性差距”是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的基础上形成的。比如农民工这一群体,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将近3亿人。“农民工”这个概念表明,他们既是农民又是工人,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工人。他们在城市里不能享受到同城待遇,他们的收入偏低,这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尤其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来说,可能会形成一个大的障碍。
  从需求侧来说,我们要扩大内需,但这个群体规模庞大、收入却不高,扩大内需就会受到制约。再从供给侧来看,创新要建立在创新生态的社会基础之上,但是农民工群体人数众多、在能力上存在鸿沟,这就会阻碍创新社会生态的形成。
  我们要畅通国内大循环,壮大国内大循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觉得解决“群体性差距”这个问题就至关重要。这个问题解决的难度也非常大,牵涉面非常广,既牵涉到政策,也涉及到相关的体制机制。
  我们现在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那就要着力抓住“群体性差距”这一问题,缩小群体性的收入差距,缩小群体性的能力鸿沟。鸿沟缩小了,国内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循环才能畅通,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引领供给,这样的良性循环才会形成。
  记者: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可能需要财税金融等多方共同发力。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一个相对比较新的表述,叫做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这个新表述背后释放了什么样的新信号?
  刘尚希:单从表述上来看,这确实是一个新表述,把财税和金融放到一起来说。我的理解是,财税和金融本来就是一体的。
  国债收益率曲线为资本市场的定价提供基准,财政的金库由央行代理……这些例子都说明,财税和金融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就像“连体”的一样。所以,无论是财税还是金融,都不能过分强调各自的独立性,否则不利于财税金融政策形成合力。
  效率导向、市场导向毫无疑问是金融需要从大方向上去考虑的,公平导向、社会导向则是需要财税从整体上去把握的,两者是相得益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内生动力,既要提升效率,也要促进公平,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融合,所以需要财税和金融共同来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