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1日消息(记者王莹)疫情当前,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包括企业家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在努力作为,为防控疫情、保障供给、救治病患、稳定就业、恢复生产做了很多工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战疫情 稳经济·企业家在行动》,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通过电话采访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本期采访的是长虹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


  主持人:李总您好,感谢您接受电话采访,您现在在哪里?

  李伟:我现在在四川绵阳长虹总部的办公室。春节期间我们领导班子2月3日就全面复工了,现在的工作节奏比疫情发生之前明显要快一些,重点是做好防疫工作和复工复产。

  主持人:自从复工复产以来,长虹都采取了什么样的防控措施?

  李伟:第一,公司高层从1月22日开始就成立了防疫工作组;第二,在复工前,我们对长虹的九万名员工进行了健康信息的统计和筛查,目前回到工作场地的大概有六万多接近七万人,我们对各厂区办公场地、生活区的防疫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第三,我们在复工后做了防护物资配备,对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进行了严格的定点按人配备,每天对工厂和办公厂区进行严格消毒,采取了分餐、分区、分时的员工用餐方式等,我们也鼓励员工在这期间自带餐食,我们给他配备微波炉等加热设备。

  主持人:在支持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方面,长虹做了哪些呢?

  李伟:首先我们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分支机构,都要做好自身的防控工作。其次就是利用我们在全球的资源配置和供应链能力,我们长虹控股紧急从印尼、西班牙、巴基斯坦、德国、法国等等一些海外国家,采购了500多万只口罩,以及防护服、护目镜、体温计等医疗物资。我们累计向湖北荆州捐赠100多万个医用口罩、1500多套防护服,向四川绵阳等捐赠了100多万个医用口罩用于防疫一线。

  另外,结合我们自身的技术与产业优势,长虹控股向湖北、安徽等提供了价值300多万的医用冰箱、雾化器、制氧机等医疗设备。我们美菱的医用冰箱是和中科院一起合作的,它主要的特点是可以实现超低温,普通冰箱一般只能做到零下三四十度,但我们的医用冰箱最低温可以达到零下180度,有些疫苗是需要超低温保存的。

  由长虹智慧健康公司研发的疫情防控系统,也已经于2月3日提供给各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免费使用。我们还利用我们的智能电视终端,开通了“战疫情”专题频道,向3000多万的长虹用户播报新闻动态和防控知识。

  主持人:有部分企业在复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员工返程、招工不顺利,也有一些供应链和物流的问题,长虹在这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李伟:从总体上看,长虹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还是有序的。从2月3日开始,重大项目和部分紧急订单开始有序复工;2月10日,我们整个集团开始全面复工。但是在防疫和生产经营之间也面临一些挑战,复工率越高,对防疫要求也就越高。

  首先面临招工难的问题,短期内很多返乡工人没办法正常回到工作场地;其次是供应链,现在各个地方对企业的复工复产管控要求不是完全一致的,如果这种情况长时间持续的话,还是会对我们的供应链形成较大的风险。

  另外物流的问题,也在短期内对复产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是有一个好消息,从2月17日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收费公路开始免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物流企业的成本,对整个供应链的顺畅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主持人:为了支持各个企业复工复产,各级政府也都出台了许多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社保缓缴等,从您的企业来说,在哪些方面还期待着更大的支持力度?

  李伟:如果针对我们企业,我不希望出台具体的刺激政策,因为对于所有的企业基本面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希望针对整个家电行业,出台一些有关拉动内需,包括促进出口、促进消费等一些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政策。

  主持人:长虹有没有采取一些方法,帮助我们生态圈、供应链中的这些小伙伴们能够挺起来,一起往下走,渡过这个难关?

  李伟: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针对于中小企业复工前期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我们利用我们在防疫物资这块的一些储备,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无偿的捐助,让我们的供应链尽早地复工复产;另外就是对于一些短期之内资金确有困难,又是我们长期比较稳定的合作伙伴和供应链的企业,我们也提供了一些融资上的帮助。

  主持人:您怎么看今年中国的经济,还有今年您所在的行业的情况?

  李伟:我相对还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这次疫情短期内对企业,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可能影响面会比较大,防疫问题、订单问题,有的企业可能短期之内还会面临比较大的资金压力。但是国家在统一部署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应的帮扶政策,特别是在复工复产,在金融、社保等方面。我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们也非常有信心和我们的供应链企业一起,共同克服疫情的短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