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浙江银保监局:全面提升金融供给质效 服务民营小微企业

2019-03-21 22:3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1日消息(记者张茜)21日,第207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浙江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包祖明以“稳定预期 增强信心 全面提升金融供给质效”为主题,介绍了浙江银保监局引领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等情况,一同参与本次发布的还有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松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胡拥军。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一直是浙江金融服务的核心领域。多年来,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小微企业贷款总量、户数持续位居全国前列,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不断涌现。在当前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稳定企业融资预期,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浙江银保监局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工作,有针对性打出监管“组合拳”,努力解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实际困难,积极探索可复制易推广的成功案例和有效做法。

  推进联合会商帮扶机制 稳定大型企业融资预期

  大型企业是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柱,稳住了这批企业,浙江经济的稳定发展就有了保障。但银行机构对大型企业的服务还存在短板,特别是银行同业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对企业的经营、融资全貌和风险状况看不清、看不透。

  因此,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单兵作战”问题十分迫切。经过深入调研分析,浙江银保监局吸收融合联合授信和债委会工作机制的优点,建立了联合会商帮扶机制,凝聚行业合力,为企业打造更贴身更紧凑的融资方案。首先,加强信息共享和集体会商会诊,科学识别企业状况。银行机构共享企业经营信息、融资数据并进行交叉验证,提升银企、银银之间的信息透明度。目前已全面排查全省融资10亿元以上企业情况,梳理建立了510家大型企业清单,涉及贷款11400亿元,对每家企业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后续将根据民营企业发展情况,梳理对接制造业企业、外贸企业、发债企业、股权质押企业等清单。

  其次,分类施策,精准对接。按照“扶强”“帮困”“出清”的工作思路,对清单内的优质大型企业,稳定存量融资,保障合理需求,在信贷资源配置、续贷、发债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共同研究解困措施,集体决议、一致行动,防止单方面抽贷、压贷行为,避免竞相收贷引发“踩踏”风险。对没有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坚决予以出清。

  第三,发挥银行的专业优势,帮助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提前做好资金周转安排,减少过度融资、盲目投资等高风险行为。同时,探索发挥好保险机构作用,引导保险资金帮助民营企业纾解股权质押风险,提供长期资金支持。联合会商帮扶机制启动以来,对稳定企业融资预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一企一策”措施,帮助多家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渡过了难关,实践效果非常明显。

  深化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服务 科学匹配企业生产经营周期

  从企业经营角度看,合理的融资期限安排与融资额度同样重要。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银行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不能完全匹配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回款周期,短贷长用和频繁转贷的现象比较普遍,既不利于稳定企业长期投资信心,也容易出现资金链紧张甚至流动性风险。

  为解决期限错配带来的融资“痛点”,浙江银保监局引导银行机构优化信贷供给结构,回归流动资金贷款本源,提高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比例和覆盖面,在做好传统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基础上,积极总结经验,探索推进中期贷款内嵌年审制、中期授信内嵌预审制、循环式等3类服务模式(简称“两内嵌一循环”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服务模式)。通过内嵌年审制、预审制,银行机构每年对贷款情况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持续使用贷款资金,贷款实际使用期限最长可达3年。循环贷款模式下,企业可以在3年内多次提取、随借随还、循环使用贷款额度,既能及时匹配资金需求,又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浙江银保监局要求银行机构建立健全配套机制,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员工行为管理,确保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依法合规、有章可循。同时,明确适用对象,建立客户“白名单”管理制度,提升授信准入、审批决策、贷后管理等精细化管理水平。既满足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也不放松风险管控,防止将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服务异化为掩盖风险和资金套利的工具。

  细分小微金融服务 提升小微企业获得感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一直以来都是浙江的品牌和优势,截至2018年末,浙江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5万亿元、同比增加3038亿元,贷款户数344.51万户。但这些成绩与总书记对浙江“勇立潮头”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与企业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相比还有差距。因此,对浙江而言,金融供给侧改革最重要内容就是服务好小微企业。实现这一目标,既要增量扩面,落实“两增两控”要求,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整体水平,更要精准细分、换位思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满足企业的不同诉求,切实提高小微企业的金融“获得感”。

  首先,建立融资监测机制。改善金融供给,首先要真正了解市场需求。浙江银保监局在台州全国小微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先行试点,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监测机制,条件成熟后推广到全省。通过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每户小微企业的融资获得感,包括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结构、金融服务主要诉求、哪些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等等,并根据监测结果,深入剖析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研究解决办法。

  其次,开展差异化细分金融服务。精准服务的前提是细分需求。浙江银保监局把小微企业细分为小微园区型、供应链型、科创型、吸纳就业型等4种主要类型,分别制定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比如,对小微园区内企业,加强与园区运营方合作,共同对企业建档分类、动态监测,重点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入园企业购买厂房、机器设备等资金需求。目前浙江辖内银行机构共向404个小微园区及入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约占全辖小微园区的75%。对供应链小微企业,依托核心企业,整合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提供订单融资、预付融资和存货融资。同时,按照融资规模对小微企业进行细分,如50万元以下、50-100万元、100-500万元,500-1000万元等,引导各类银行机构根据市场定位,实施精准分层服务。

  第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序、良性的市场竞争是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途径。去年以来,浙江辖内大型银行利用低成本优势,用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优惠政策,主动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去年四季度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98%,较一季度下降0.9个百分点。总体上看,浙江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仍有下降空间。浙江银保监局将充分发挥大型银行“头雁效应”“鲶鱼效应”,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中小银行机构适度下调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时,通过减少抵押担保、提高审批效率、完善续贷服务、网上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等方式,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多渠道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

  第四,运用大数据提升服务能力,加大信用贷款供给。银行过度依赖抵押担保,不敢放信用贷款,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突出短板,其根源是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银行风险控制能力不足。浙江是全国数字经济的“排头兵”,率先成立了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归集了70多家政府部门数据。目前,浙江银保监局正在建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经和工商、法院、税务、公安、环保等23个省级部门建立了数据共享对接,归集字段4300余个,推动相关数据向金融机构开放,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此基础上,鼓励银行机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对小微企业的风控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

  同时,充分发挥保险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功能。2018年,浙江辖内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累计帮助9300余家次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约22.4亿元,关税保证保险助力企业进口货物通关,为进口企业释放关税保证金超过4.5亿元,出口信用保险为1.2万余家次企业提供了700余亿美元的外贸风险保障。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原则

  浙江银保监局在引领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服务民营企业过程中,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的原则,把握好监管引领与市场机制的契合点,平衡好防范系统性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关系,确保各项工作依法合规、风险可控。

  首先,坚持市场化原则。银行业保险业的经营发展具有自身规律。浙江银保监局始终尊重市场、遵循规律,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简单地给银行保险机构下指标、定计划,而是通过完善制度设计、优化外部环境、出台保障措施等方式,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内生动力,在有效防控风险、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以联合会商帮扶机制为例,在这个机制下,对企业如何分类,是采取支持还是退出措施,完全由各债权银行自主协商决定,监管部门只是搭建信息共享和同业沟通的平台。比如,引导银行落实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不简单机械问责客户经理个人,通过完善内部制度安排,激发信贷人员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其次,坚持法治化原则。一方面,坚持合规经营。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既要有创新思维、有效满足民营企业的合理金融服务需求,也要依法合规、严格遵守现行法律法规以及各项内控制度要求。对于推出的各项创新举措,要求反复研究论证并强化法律审核把关。对违反法治化原则的行政命令,不盲从。另一方面,坚持依法监管。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坚决整治违规收费、监管套利等市场乱象,有效维护市场经营秩序,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为银行保险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最后,坚持专业化原则。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提升专业化水平至关重要。一方面,充分发挥银行保险机构的专业优势。如在帮扶困难企业过程中,对于一家企业能不能帮、要不要帮、怎么帮,坚持用银行保险机构的专业眼光进行判断,充分体现精准服务的要求,避免不加区别地盲目救助。另一方面,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如通过提升风险管控和定价能力,给更多的优质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和优惠利率;通过加强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的研究能力,解决对科创型企业“不能贷”“不敢贷”的瓶颈。此外,浙江银保监局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注重学习总结成功经验,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不断提高监管引领的专业化水平。

编辑: 王笑蕾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浙江银保监局:全面提升金融供给质效 服务民营小微企业

21日,第207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浙江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包祖明介绍了浙江银保监局引领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等情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