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全球变局下中国金融体系如何应对?

2017-03-24 21:5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4日消息(记者公秀华)2017中国金融学会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2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年会备受市场关注,来自“一行三会”的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全球不确定性因素下,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新问题新趋势,以及未来如何应对进行了探讨。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处于变局中,如何维护金融稳定?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说,资本市场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回顾了美国历次金融危机以及应对措施,并表示很多方法、工具与经验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刘士余:在每一次危机中,美联储的政策及政策信号始终在美国金融体系中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美联储都能够把握好货币政策的关键因素和信号,什么时候该逆势而动、什么时候该顺势而为、什么时候在价格信号上做文章、什么时候在流动性量的方面下功夫,是有很多思维、方法与经验的。

  在他看来,资本市场能够直接对宏观经济变量和货币政策信号做出快速灵敏的反应。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应继续加强货币政策信号对资本市场体系的影响和关系方面的研究。

  刘士余: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下,中国必须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应当利用有效的货币政策时间窗口,不失时机地深化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不失时机地向货币政策借势借力,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不过,刘士余也提醒,要避免出现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信号产生“黑洞”吸收现象。

  刘士余:当资本市场泡沫快速形成甚至不断放大时,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信号的反应会变得迟钝,甚至是逆反映。就像“黑洞”完全或者部分吸收了太阳的光线,此时资本市场的泡沫可能达到了顶点,情况非常可怕。因此,中央银行及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应尽力避免出现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信号产生“黑洞”吸收现象。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同样以史为鉴,他指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大规模、长期使用,是这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政策实践的鲜明特征之一。

  所谓非常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扩张(量化宽松)和超低(零)利率政策、前瞻性指引及负利率政策等。陈雨露分析,从政策效果看,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刻,短期内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这种模式。

  陈雨露: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质疑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弊端。未来一段时期,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路径、退出策略,以及政策退出的溢出效应等课题,亟待各国央行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陈雨露表示,中国在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上,强调突出价格稳定,并统筹兼顾金融稳定等其他目标。对于金融发展的新理念及其实践,央行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在提升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增强银行体系的风险抵御能力外,也出现很多金融风险和金融乱象。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指出,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要加强和补齐金融监管制度和规则的短板,银监会将加强和保监会、证监会以及央行的沟通和协调,建立更加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消除监管真空和监管空白。

  王兆星:真正服务实体经济、服务金融消费者、风险可控和受到有效监管的金融创新还远远不足,而一些伪金融创新、非良性金融创新,逃避监管进行套利,带来金融风险扩大、金融自我循环、脱实向虚和金融自身的泡沫。对这些创新要加以限制和规范。

编辑: 王文伟
关键词: 全球;变局;中国;金融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