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玉祥正在车间进行焊接作业(临沂宣传部 供图)

  央广网北京5月21日消息(记者 王雨馨)时值五月,在位于临沂市的华源锅炉焊接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作为基层全国人大代表、一线膜式壁生产工人的齐玉祥正穿着工作服,一手持着防护面罩,一手拿着电焊焊接,焊枪喷出红色的焊花,发出有节奏的“滋滋”声。焊条滚烫,火花飞溅,在这样环境里,不一会儿功夫,他的额头就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在外人看来,焊工的工作是十分枯燥而辛苦的,但齐玉祥一干就是13年。“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不负热爱。坚定自己的信念,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负热爱 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刚入职的时候,家里人就告诫我,干活就要把它干好,对待每一项工作,尽量追求完美。”齐玉祥说,这是他一直坚守的一条信念。也因为把平凡做到了极致,不负热爱,他把大家眼里这份“苦活儿”干出了名堂。

  2007年,技校毕业的齐玉祥来到山东华源锅炉有限公司,成了焊接车间的一名普通技术工人。刚进公司不久,由于工作需要,他被分配到了焊接岗位。

  “由于我在学校学习的是机械装配与维修专业,所以一开始,对焊接工作很陌生,只能从零起步开始重新学习。”齐玉祥告诉记者,除了日常上班踏踏实实跟师傅学习以外,在下班休息的时候,自己也会反复练习焊接技术。车间里的钢铁废料,成为了齐玉祥的“练习对象”,基本焊了个遍。

  经过长时间的沉淀,齐玉祥从门外汉练成了焊接技能高手,获得了多项职业职工技能大赛的奖项。为提高生产效率,公司曾购买了两条膜式壁焊接生产线。可是机器买回来,膜式壁焊接生产线的生产操作技术却成为了待解难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自己尝试摸索和研究。”齐玉祥白天干活,晚上琢磨、查资料,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几百次的参数调整,这个连厂家都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终于被他攻克了,结束了临沂市乃至鲁南地区不能进行锅炉膜式壁生产的历史。

  为技术工人群体“代言”

  此后,齐玉祥本着对工作的热爱和钻研精神,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技术革新,不断攻坚克难,在生产过程中先后创新十余项生产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每年为企业节约费用开支百万余元。

  如今,齐玉祥除了干好自己的工作外,在厂里还带了一大帮徒弟,用他自己的话说:“能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实践知识分享给大家,我心里特别踏实。”据悉,齐玉祥所在的劳模工作室与技师工作站,为企业培养了焊接专业人才40余名,每年为企业提出十余项合理化建议。

  2018年2月,齐玉祥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三年来,齐玉祥认为,自己身上责任更重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更加约束自己,一言一行,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我也一直关注技术工人群体,希望能多多为他们发声。”

  今年两会,齐玉祥提出了关于因地制宜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议。“技术人是制造业繁荣的动力。”齐玉祥建议,将本地区文化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合,打造当地版的工匠精神,让当地文化精神照亮工匠,指引工匠精益求精,践行工匠精神;针对各地的企业类型与所需技工进行摸底,工会、人社局、教育局等部门联动,对未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未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进行技能教育宣传,加强培养技能人才,进一步缓解企业的技能人才“用人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