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7日消息(记者 高艺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南、广西、湖北等地部分农产品出现滞销问题。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7日回应称,商务部高度重视农产品滞销,及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切实做好贫困地区农畜牧产品卖难应对工作,有效缓解农产品滞销卖难。据高峰介绍,近期累计组织采购湖北农产品超过2万吨,为湖北省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发生以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挥主渠道和蓄水池作用,有效保障了农产品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撑。2月初至今,50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肉菜交易量累计已超过1600万吨。3月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缓解,各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步伐加快,餐饮等消费需求逐渐恢复,肉菜交易量呈现阶梯状增长态势。

  谈及缓解农产品滞销具体措施,高峰告诉记者,一是跟踪滞销动态。2月以来,累计收集全国5300余条农产品卖难信息,深入分析农产品卖难的成因和特征,分类施策拓宽销售渠道。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将蔬菜等农产品纳入生活必需品应急运输保障范围,享受“三不一优先”政策。会同财政部印发做好湖北农产品卖难应对工作文件,支持湖北滞销农产品采购工作。

  三是促进产销对接。1月23日以来,河南、安徽等8省(区)利用九省联保联供机制,累计向湖北运送果蔬10万多吨;云南省组织1.5万吨农产品定向支援湖北、武汉,既有效解决当地农产品销售,又保障疫情严重地区的市场供应。

  四是畅通流通主渠道。重点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复工复业,充分发挥保供稳价“调节器”作用。比如广西砂糖桔2月22日滞销规模近180万吨,经过紧急动员协调,28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仅用4天销售近50万吨,迅速缓解了滞销问题。

  五是拓展销售途径。比如,山东省组织寿光等主产区定向开展蔬菜跨区域调运,湖北、甘肃、广东等地在疫情防控特殊形势下,开辟生产基地直采直供通道,开展定向销售,推广线上下单线下集中配送、共享用工、无接触配送、“马路市场”等方式,解决本地外销应季产品卖难问题。

  六是重点援助湖北。综合采取“就地就近”消化、外省对接采购、行业协会销售、线下企业营销、线上企业促销等多种措施,累计组织采购湖北农产品超过2万吨,为湖北省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

  另据高峰透露, “五一”假期,全国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下降。其中,全国50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肉菜日均交易量持续超过20万吨,与2月初相比,增幅保持在70%以上。肉类需求明显提升,日均交易量比2月初增长12倍,比清明节假期增长四成。 3月15日起,50家市场日交易量较2月1日增长超过50%,3月30日起增长超过60%,4月下旬起增长超过70%。

  记者了解到,4月底以来,商超、餐饮等各类零售终端为“五一”假期密集备货,带动批发市场交易量继续回升。市场经销商户普遍反映,农产品流通网络运转已基本正常,目前交易量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5%-90%,有的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高峰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加强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各类流通主体的指导,在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坚持保障市场供应和促进农副产品销售两手抓,坚持应季对接采购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把农副产品货源组织、储备和调运工作落实落细,更好发挥引导生产、保障民生、满足消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