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财经 > 财经滚动

百度硅谷研发中心首向媒体开放 戏称西二旗"同款"

2015-02-02 09:10:00  来源:北京日报  说两句  分享到:

  ▲百度硅谷研发中心所在的大楼。

  百度硅谷研发中心的茶水间。

  在诸多前后排列的大楼中占据其中不起眼的半层,一眼望去是电脑加办公桌的简单搭配,100人左右的员工团队……人们可能不会把这略显简单的陈设和早已享誉国内的互联网巨头百度联系在一起。然而,百度海外最具创新实力的美国研发中心,正蛰伏在美国加州桑尼维尔的这座大楼二层里。

  有意思的是,由于百度研发中心所在园区的大楼在外观上都采用了相似的装修风格,放眼望去,每隔上几十米便有一栋通身为蓝色玻璃的大楼。这和百度位于北京西二旗的总部百度大楼颇有几分神似,百度在硅谷的员工将其戏称为西二旗“同款”。

  “我有时候还真以为自己在西二旗呢!”去年刚从北京调任到硅谷的百度美国研发中心高级技术总监吕厚昌笑着说。

  旧金山时间1月30日上午,百度首次向媒体开放了硅谷研发中心,“我们是不少国内具体上线产品的智囊团。”吕厚昌介绍。

  “团队有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研发人员都是外籍人士。”吕厚昌介绍,在核心技术人员上,他们挖来了不少来自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样高端科研院所的技术大牛,其中不少人曾在甲骨文、雅虎、谷歌等公司工作过。

  随着互联网产业规模的增长以及企业扩张的迫切需求,最近几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已成热潮。包括百度在内,目前腾讯、阿里、华为、联想、苏宁等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公司纷纷在硅谷设立了研发中心或美国分公司,吸引本地化研发人才的同时发力北美市场。与以前国内科技企业言必称硅谷形成有趣对照,中国科技企业也正真正成为硅谷的一员,并开始影响和改变硅谷。

  去年5月,百度宣布投入3亿美元重金成立新的硅谷研发中心,随后这个研发中心就一直处在神秘的光环中。

  研发中心究竟在哪?它在加州桑尼维尔一座大楼的二层,旁边的两座建筑分别属于微软和摩托罗拉移动,它离谷歌在山景城的总部,开车只要八分钟。用吕厚昌的话来说,尽管面积不大,百度研发中心却有着“左邻摩托罗拉、右挨亚马逊、上接谷歌、下临微软”的黄金位置。

  在大楼二层的百度研发中心,呈“L”型分布,整个办公区采取开放式分布,没有名牌,大伙儿的名字都随意用笔写在面前的白板上,瞧上去很像是个刚起步不久的创业公司。尽管记者们走进中心多少会产生嘈杂声音,工程师们无不专注于眼前的电脑,没有人因为这波儿“不速之客”而受到干扰。

  事实上,百度美国研发中心的确起步不久。从2011年的两人开始,百度美国研发中心在团队规模上正在扩张,目前已经拥有100来位科研人员,在4年内团队扩容了50倍。正在从事的研发包括语音识别、图片识别、人工智能、移动搜索、大数据等技术。吕厚昌介绍,团队还将在今年迎来大规模扩容,招揽大量科技人才。

  曾在谷歌广告团队工作了8年的研发中心资深架构师詹姆斯·彭是2011年最初的两名研发人员之一,是百度美国研发中心当之无愧的“元老”,“我想把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中国发展结合在一起。”詹姆斯·彭说,加入百度更像是一次新的创业。

  这支由诸多技术大牛组成的研发团队都做了些什么?吕厚昌介绍,不少目前已经在国内上线的百度产品背后,都是这支智囊团在提供技术支持,不久前火起来的“百度天眼”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在这个手机APP中,随意选择一趟国内航班,普通用户便可以在手机屏幕上看到航班机长实时的操作界面。

  去年,在百度为小团队颁发的6个百万元创新大奖项目,其中4个都有这个研发中心队伍的参与。

  相关新闻

  “邪恶机器人不会出现”

  旧金山时间1月30日下午,百度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中心硅谷举办了一场THE BIG TALK科技论坛,会场内外、嘉宾演讲中频频提及中国。

  三大人工智能专家之一的吴恩达去年加盟百度,成为百度首席科学家。论坛上,他首次披露了百度在语音识别技术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他表示,目前百度在噪音环境下对语音识别的准确度已经超过谷歌、苹果等竞争对手,牢牢占据了第一把交椅。

  屏幕上一辆红色的双层巴士停靠在路边,图片下方一行简单的图片说明说道,“一辆车停在路边”。吴恩达说,这么一句看似平常不已的话,是由百度的人工智能项目“百度大脑”通过深度学习自动给出的说明。

  吴恩达表示,人工智能是巨大的机会,因此百度在语音识别上投入巨大,很多实用语音搜索特别适用于打字困难的小孩子和老年人。

  一部《变形金刚》电影让不少人知道了邪恶的机器人“威震天”,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会出现这样的邪恶机器人吗?吴恩达表示,人工智能正在被“炒作”。“有人说,也许某一天计算机会掌控整个世界,成为邪恶的机器人。我认为应该不会出现,神经网络是非常好的识别、预测工具。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帮助我们替换掉繁杂的劳动。”

  其中,尤以中国市场将成为这场变革的关键。吴恩达表示,智能手机在中国的使用人群远远多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而正是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才提供了语音、图像识别这类技术的应用场景。

  一头凌乱的头发、永远胡子拉碴的面庞,语速快得让听众大喊过瘾,却让现场同传翻译连连“断片儿”……被行内亲切称呼为“科技顽童”的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无疑成为这场在硅谷召开的科技论坛上最具分量的嘉宾。

  当沃兹在评价苹果之外的互联网公司时,不同于在评价Facebook、谷歌等国际巨头时的不褒不贬式的“打太极”,他特意“点名”了小米,“小米的产品不错,同时用合适的价格让更多人买到了他们的产品。”

  “年轻人创业不要以开公司为目的,而是最先想一想怎么做出一件有意思的东西。这也是最初的‘硅谷精神’。”冲台下狡黠地眨了眨眼睛,沃兹说,比起大公司,他更喜欢新创公司,小组织更有激情的创新。

  尽管已离开苹果多年,沃兹最常被媒体提问的问题却往往是评价苹果产品。他坦言:“乔布斯去世之后,很多人都在质疑:苹果公司是不是丢失了自己的创新能力?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表示,苹果一直在创新,iPhone曾经创造了智能手机的时代,但那种级别的创新不可能每年都有。 记者 张倩怡

编辑:郑珂歆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