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财经 > 财经滚动

吴文军谈新常态下农业:要尊重市场放弃单纯补贴

2014-12-02 09:16: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董事长吴文军

    央广网财经12月2日消息(记者李静)今年以来,以增长速度放缓为外在表现的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之一。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董事长吴文军看来,“新常态”要落地到具体的细分行业,才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意义。从农业而言,就是要用好用足政策红利,让农业按照市场化的手段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调整财政和信贷资金的投入模式,提高农业发展效率,探索支农惠农的新手段。

  由于周期长、风险大、收益低,相较于工业,我国农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自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但是仅仅靠政策补贴还不能完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他可能出去打工一个月挣的钱就超过种一年地的收入。”吴文军说。

  传统的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模式粗放,缺少跟踪、监管,效益很低。“十几万亿的财政信贷投入往往只有几万亿的产出”,吴文军认为,应该更多的采用市场经济的做法,而不是单纯的补贴,这样的政策不仅不可持续,更存在不公平、违背市场经济基本规则的地方。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并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一时之间,农村户口成了“香饽饽”,甚至出现了一定范围内的的逆城镇化、逆市民化倾向。

  吴文军认为,这说明了农民守着地不愿意失去的心态,“如果让他发自内心的想当农民,就不是仅仅守着一块地的问题,而是要把地利用起来,而且把种田种地作为一个赚钱的行当。”然而,在经济形势恶化,企业普遍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下,如何将资本引入农业领域,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因为农业的高风险、低回报导致传统模式下银行、信托等资金更不愿意进入这一领域。

  在上周举行的“《财经》年会2015”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也指出,金融必须创新。现在的创业型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融资难和融资贵,小微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成本在30%以上,融资成本15%,很多小微企业得不到贷款,应急式的贷款甚至高达40%以上。对此,辜胜阻给出的建议是,首先要大力发展草根金融、科技金融,鼓励更多的VC(私募股权投资)、PE(风险投资),特别是天使投资,让更多的闲钱进入创业、创新。

  吴文军以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举例说,像这样的股权投资基金机构全国有上万个,每家都掌握着几亿到十几亿不等的资金,民间资本的规模不容小觑。政府财政资金关键是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和引领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

  可以说,这也是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正在探索的信贷资金支农新模式。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于2013年,当年从532家企业中筛选了9家,总计投资15多亿元。仅1年的时间,这9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即同比增长18.55%,利润同比增长54.45%。与此同时,基金自身也获得了9.43%的收益率和31.47%的增值率,首年便实现盈利。

  吴文军将这个不错的成绩归功于政策性优势+市场化手段,包括国家对“三农”的大力扶持、对企业的多轮调研、涉农金融工具的叠加使用,以及后期的技术支撑等等。吴文军透露,今年在保证投资质量的前提下,基金要维持去年的投资速度、规模和进度,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还发起了一个投资共同体,整合了20亿的资金投资一家国内的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一家百年家族企业。

  对于农业产业未来的发展,吴文军很看好。他认为,除了体制和机制优势外,我国农业还存在行业优势,在当前工业领域基本上找不到不过剩的产品的情况下,农业领域尽管存在价格波动,但仍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编辑:李静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