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财经 > 天下公司

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特别节目:全国首个个体户成立

2014-08-22 19:27: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财经北京8月2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国的互联网才得以快速发展。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却发端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则是始于个体和私营经济领域。

  那是在三十五年前——1979年的春天,几百万上山下乡的知青大军,如潮水般返城。按规定,要给返城知青安排工作,而当时返城知青规模庞大,根本无法全部安置,解决就业迫在眉睫,中央果断决定“开闸放水”,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允许知青“自谋生路”。

  但是,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个体户身份地位低,连找对象都困难。大连的姜维回忆,自己从部队转业等了8个月没等来工作,已过而立之年的姜维决定自食其力,他费尽口舌说服父母,在大连动物园门口摆起了摄影地摊“照照看”。

  姜维:那个年代,谁家干个体户啊,那时候有一个口头语就是,好人都有工作,没工作的人才干个体户。他也不说你是坏人,但实际你就是坏人了,对不对。

  开业第一天姜维挣了3块钱(当时照相黑白一张1块,彩色一张3块),而1981年劳动节那天竟然挣了500块,顶上一个普通工人两年多的收入。随着大连旅游逐渐兴旺,姜维的照相摊也越来越红火。1983年,一位港商找到姜维想一块做生意。

  但当时国家有规定,个体户没有法人资格,不能成立公司,也无法与境外商人合作。 姜维在大连工商部门申请了一圈,仍没有结果,只能求助于北京。

  姜维:我问:怎么才能有法人资格呢?这时候(工商总局)任局长就说,你那势必要变成私营企业。我说,那就变呗,多简单。个体户不能签,那我私营企业可以签。

  这时候几个司局长就笑了起来。任局长问我: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就是,消灭了私营企业,走上了公私合营的道路。你说变就变了?还变呗,你小伙子太那什么了。。。

  我一听就急了,那怎么办?任局长说,别着急,别着急,耀邦同志已经知道你的事了,他很关心这件事。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和无数次激烈的讨论,1984年11月9日,姜维终于等到了好消息,他与港商合资的公司“光彩实业”终于获批。他也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私营企业执照的企业主。

  在法律和政策意义上,中国民营公司的合法性被确定下来了。但在商业实践中,民营公司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门槛。

  改革开放初,安徽芜湖一个目不识丁、自称是“傻子”的小商贩年广久因为雇佣了12个人来帮忙炒瓜子,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出在了他雇佣的人数上——12个。因为,马克思的《资本论》说了:“雇工到了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于是,“安徽出了一个叫年广久的资本家”、“年广久是剥削分子”的说法顿时传遍安徽。

  财经评论员吴晓波在回忆起这段历史时感叹,年广久的事并非个例,事实上当时全国上下都面临同样的困惑,要想继续改革,这时需要一个“一锤定音”的声音。

  吴晓波:年广久在当时已经变成全国的一个典型,如果把他抓起来,给他判刑,那会对全国私营企业当时造成一个很大的震动,杀鸡给猴看这样一个效果,小平讲了放一放,看一看以后,表明中央的态度是一个比较宽容宽厚任其发展的一个态度,所以小平的这句话在当时是起了一个定调子的作用。

  1984年底,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提到年广久说,“还有些事情用不着急于解决,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思是放两年再看。那个会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年广久因此名留中国改革史。而在对待民间企业的政策上,这仅仅是第一道撕开的小口子,却决定了中国企业命运的小口子。在政策上,真正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是到了1987年,在那一年的中央5号文件中,私营企业的雇工人数才被彻底放开。

  多年后,年广久对于邓小平当年那句“看一看”,依然心存感激。

  年广久:这个体呢,翻得快,不要银行贷款,这个国营呢,大集体要靠银行贷款。我们邓小平以个体为龙头带动商业,商业发展的快了。

编辑:贾国强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