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财经 > 天下公司

IPO开闸在即券商重金抢人才 投行精英忙回归

2013-12-10 19:11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导读】IPO开闸激起千层浪,投行精英回归忙。与其说是回归忙,不如说是抢钱忙,因为各大猎头都开始重金挖人了。在IPO不断为投行创造巨额财富的时候,唯一我们想追问的是:到底能给普通投资者带来什么样的红利呢?

  央广网财经北京12月1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IPO即将重新开闸,终于让苦熬了一年多的投行,看到了苦尽甘来的这一天。这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券商投行部的保荐人。作为券商投行中的佼佼者,保荐人最牛的时候,一年好几百万都不成问题。但现在不同了,IPO暂停了一年多,靠天吃饭的保荐人遭遇饭碗危机。毕竟没有IPO的日子,就没有提成、奖金,只有每月5、6千的基本工资,哪里还算得上什么金领,吃饭都成问题!

  怎么办呢?总得吃饭吧。于是,不少保荐人都另辟蹊径,曲线救国。不少保荐人都主动要求被抽调去做新三板业务。一位投行人员告诉经济之声记者,在他们公司,保代委曲求全的案例数不数胜。但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保荐人一直在等——等着IPO开闸,因为这就意味着他熬到头了。

  保荐人:据我所知,他们干脆就转到投行或者说做一些其他项目什么的,或者有一些去做跟他们相关的,但是这个金字招牌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尽管已经风光不再,但说实在的,论数量,保荐人在国内的确属于稀缺资源,平均每家券商不足3人。此次证监会重启IPO,等于唤醒了保荐人的价值,以至于各大券商又开始互挖墙角起来。在一家全国大型类求职网站上,记者看到,券商招聘保荐人类岗位给出的年薪最高达到了80万一年,最低也有60万一年,而准保代也非常吃香,30-50万的年薪让他们能够轻松成为高薪一族。(这是底薪。尚不包括分红与奖金,虽比不了前几年,但也足够吸引人了。)

  不过,这一次摆在保荐人面前的,也不光只有好消息,同时还有一个未知数,那就是IPO的审核制变成了注册制。以往,保荐人之所以吃香,是因为公司要IPO上市,必须要有“保荐人签字”。目的是要给IPO项目加一个主要责任人,承担各项义务责任,所以数量稀缺、掌握签字权的保代们,一直是券商的宠儿,但改为注册制之后,未来保代可能会不会成为“弃儿”呢?经济之声记者今天也采访了一位准保荐人。

  保荐人:注册制以后肯定还是要保代,但是这个保代关系不是特别大,我觉得是为了审核营业的关系。现在是核准制,核准制的意思就是需要证监会审,以后就是说其实注册制还同样有一个保荐制,现在的项目越来越难做,责任越来越大。

  实际上,证监会引入保荐制的初衷在于将投行、保代、拟上市企业的责任绑在一起,约束投行行为,促进投行推动优质企业上市。而在实行IPO注册制的美国,投行体系并不存在保代职位。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杨雁霞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