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消协:超八成受访者曾遭遇手机APP个人信息泄露

2018-08-30 13:49:00来源:央广网

  【内容提要】

  中消协发布调查报告,超八成受访者曾遭遇手机APP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相当严重,不少经营者未经本人同意,暗自收集个人信息,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消费者最担心个人信息被利用从事诈骗窃取活动或交给第三方。但也有三成受访者消极应对,自认倒霉,消费者的主动维权意识还有待加强。《天天315》本期聚焦:APP泄露个人信息,消费者该怎么办?

  点击音频收听详细内容!

 

  央广网北京8月3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如今消费者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享受各种线上线下服务。然而,大家在享受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利好时,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盗用、贩卖事件时有发生,骚扰、诈骗电话和邮件仍然肆虐,成为全社会和广大消费者普遍担忧的问题。

  有的人刚刚买了房,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打来了。有的刚刚买了车,保险公司的电话就打来了。有的刚刚点击一个学习舞蹈视频的网站,培训机构的电话就打来了……这些并不是巧合,而是因为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有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在网络上,因为遭遇诈骗等问题,造成的经济权益损失超过千亿人民币。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消费者投诉情况统计,2018年上半年电商平台、社交平台软件等非法搜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现象,成投诉新热点。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内容范围、可能途径、问题形式、维权意愿等有关情况,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18年7月17日至8月13日组织开展“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问卷调查。调查采取在线网络调查方式,共计回收有效问卷5458份。

  中国消费者协会商品服务监督部曲畅介绍,超过八成的受访者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个人信息泄露后遭遇的常见问题主要有:推销电话或短信骚扰、接到诈骗电话、收到垃圾邮件。

  调查结果还显示,个人信息泄露后,约有三分之一受访者选择自认倒霉。消费者在安装和使用手机APP时,很少阅读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偶尔阅读和从不阅读者居多,这反应出消费者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淡薄。

  如何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和隐私,尊重消费者的价值和意愿,让消费者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不再“裸奔”,并受到合理的尊重和保护,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治理。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一要注意选用安全合规的APP产品和服务,并选择正规有效的渠道进行下载安装;二是要注意认真阅读APP的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说明,了解操作注意事项;三是要注意培育良好使用习惯,不随意开放和同意非必要的读取权限;四是要注意认真应对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的问题,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问题时,要通过有效手段及时主动维权。

  一旦消费者确认自己是因为使用手机APP遭遇了信息泄露,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应该维权,又该怎么样来维权?对此,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表示,如果一旦确定某个APP泄露了个人信息,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规定,向其提起民事诉讼。

编辑: 杨璇铄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超八成受访者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

中消协发布调查报告,超八成受访者曾遭遇手机APP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相当严重,不少经营者未经本人同意,暗自收集个人信息,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