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10日消息(记者 马文静)6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1年陆家嘴论坛上表示,2020年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推出超级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负面效应需要全世界各国共同承担。中国在强化宏观政策应对时,没有搞“大水漫灌”。中国经济实现正增长,促进了周边国家和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复苏。如果说最发达国家大量印发的货币形成了拉动全球通胀的动力源,那么,中国数亿劳动者生产的商品就是稳定全球通胀的千钧锚。

  郭树清在讲话中指出,为应对疫情影响,发达国家在财政猛烈扩张的同时,货币政策达到前所未有的宽松程度。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扩张将近一倍,欧央行扩张一多半,日本银行扩张超过四分之一。超常规举措下,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和房地产价格普遍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特别是股票市场很快就达到了创纪录的高水平,通货膨胀也如期而至。这些政策取向的利弊得失目前还很难作出结论。

  “中国在强化宏观政策应对时,没有搞‘大水漫灌’。一些国家批评中国应对政策力度不够、对全球经济恢复的贡献不足。这显然是出于偏见或误解。事实上,我们的政策力度并不算小。”郭树清说道。

  从货币金融政策来看,2020年,中国的银行贷款新增19.6万亿元,增速12.8%,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5万亿元,增速13.3%,这在世界上是很少有的。通过降低贷款利息和减少服务收费,去年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从财政税收政策看,2020年中国对企业和居民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公共预算赤字率3.7%,加上新增抗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银行额外增加投入等,这些数字合计起来与名义GDP之比已超过10%

  郭树清表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应对政策取得了最好的效果。2020年中国经济实现正增长,促进了周边国家和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复苏,阻止了世界经济陷入更大萎缩。中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供应了全球一半左右最终产品,而且总体上没有提高出口离岸价格,为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果说最发达国家大量印发的货币形成了拉动全球通胀的动力源,那么,中国数亿劳动者生产的商品就是稳定全球通胀的千钧锚。”郭树清说。

  在大力度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下,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为何保持不变?郭树清表示,和发达国家央行购买资产扩表不同,中国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适当增加定向再贷款,推动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更多贷款,与此同时引导更多社会储蓄转化为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显著地扩大了中国和世界迫切需要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能力,推动了经济的绿色转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