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首页 | 首页 | 报道展播 | 报道撷影 | 记者手记

作品欣赏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记者手记

60小时录音素材讲述动人故事
中广网 2009-06-30 18:31

      (记者 小磊)6月30日,做为第一批《腾飞粤港澳》的采访记者,我和同事陈燕、陈菲开始奔赴广州、江门,与当地电台进行了为期10天的联合采访。
    面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这样宏大的主题,又是作为先头部队的第一批采访记者,我们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出发前,我们与主管领导、合作单位、被访嘉宾反复沟通,指定了详细的执行方案和操作流程。到了广州和江门之后,我们抓紧一切时间展开了采访工作:从普通市民到政府官员,从街头的随机采访到演播室的嘉宾访谈,一共采录了尽60个小时的录音素材,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故事讲述着城市与国家的变化。
    在随后撰稿、制作的过程中,个人在新闻业务上也有了非常大的收获与提高。节目播出后,听众的反响也非常的热烈。而那些采访中的人与事却是最让我感动的:

    江门的越南归侨:祖国,我回来了!
    “一到深圳,一过罗湖桥,啊,看到五星红旗,我跟一个同伴就跪下了,很激动,啊,祖国,我们回来了!”当坐在我们对面的老人哽咽着说出这段话时,现场的记者也被深深打动了。
    江门是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乡亲多达370多万,分布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60年前,一万多江门归侨或舍弃家产,或痛别亲人,为了建设祖国,为了革命信念,毅然回到了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
    接受我们采访的这位老华侨,名叫罗凌,今年80岁了。60年过去了,但是回忆1949年从越南历尽艰险,踏上新中国土地的那一刻,老人还是激动不已、潸然泪下。
    罗老是江门著名的作家、诗人,多年来无论是在很艰苦的环境,还是在病中,他一直笔耕不辍。面对记者的话筒,罗老还动情地演唱起了自己创作的《归侨之歌》,罗老说:“60年啊,我和共和国是同龄的,跟他共同经历着每一个风风雨雨,每一个胜利,每一个曲折,共同喜悦悲伤,我正在准备写一首长诗来歌颂共和国60周年!”

    五邑大学学生:我希望可以去家乡最需要的地方
    “在我们江门的农村也有一些贫困和留守的学生,而我是学师范专业的,我希望毕业以后可以留在家乡,去农村,像我的父辈一样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五邑大学图书馆的门口,我们随机采访了这位剪着短发,带着眼镜的小姑娘,她叫梁惠怡,就是江门人。
    由于历史及风俗的原因,江门在习惯上称为“五邑”,建国六十年来,五邑侨胞为家乡捐资赠物总值超过50多亿港元、在家乡投资超过40亿美元,开办企业3000多家。在数不胜数的公益项目中,投资最大、影响最广的是侨乡的最高学府五邑大学。
    当年负责侨务工作的吴淡初老人回忆说:“小小的江门,财政收入不过1亿多,从哪儿出钱办大学?就是群策群力,内外合一。外的就是我们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华侨。第一个捐款的就是司徒辉,带头捐款100万港元。” 司徒辉是江门开平籍知名实业家,1984年初,由司徒辉先生牵头,“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响应筹建五邑大学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建校以后,以利国伟先生、伍舜德先生、吕志和先生等为代表的五邑乡亲共捐款2.2亿港元,建楼宇50多座。
    五邑大学校长胡社军说:“我们对华人华侨的感谢、感恩不仅仅局限于金钱方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位华侨叫陈子乐,是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的退休老师,他退休以后,每个星期六星期天自动地坐船从香港到五邑大学,进行英语的双语讲课,风雨无阻20年,没有取过学校一分钱报酬,我们学校也没有支付一分钱交通费,20年,整整20年,一直到08年结束。所以海外华人华侨对五邑大学的那种感情和支持,不是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在国内的高校中间也是不多见的,非常富有特色。”

    解放广州的老战士:听到了海珠桥爆炸的声音
    “当时国民党的军队为了逃跑,炸毁了海珠桥,我们还没到沙河,就听到海珠桥爆炸的声音。”
    海珠桥,1933年2月15日建成通车。1949年10月14日,国民党反动派败退前夕炸毁了广州海珠桥。今年82岁的马世诚老人当年随解放军南下解放广州时还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谈到解放广州前后的情形,荣宪增的记忆里最深刻的莫过于10月14日当天凌晨3时就开始的行军,国民党50军被打得仓皇逃跑。战士们显得非常兴奋,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大家干脆将背包扔掉只带着枪,“几乎是跑着到了广州。”

     广州市民黄阿姨:广州三件宝:司机 医生 猪肉佬
    “原来是‘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以前我跟我的同事说:‘千万别去海珠桥南边去住的,太荒凉了’,现在,我准备去河南买房子呢,那边小区我都转过了,都不错!”
    广州人称呼珠江南岸的海珠区为河南。相对应,珠江北岸就称为河北了。50年代时,河南区经济并不发达,因此盛行“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的说法。现在住在白云区的黄阿姨今年50岁,她翻出家里的老照片为记者讲述着这几十年广州的变化:“六七十年代广州有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那个时候广州买什么都要凭票,当司机的出门用车很方便,医生看病方便,卖肉的,当然是吃肉方便啊!当时广州人交朋友、嫁女儿、选媳妇都想找这三种人。”
    后来的三件宝从“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到“电视、冰箱、洗衣机”到现在的“买楼、买车、买电脑”,这些都是这个家庭特殊的印记,也是这座城市和我们国家共同的成长。黄阿姨翻箱倒柜地找出了20年前的手风琴,手风琴音色没有变,黄阿姨边拉边唱起了:“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广交会广东代表团团长:周总理亲自来广交会了
    作为中国人自己打造的第一个国际展会品牌,在广州举行的广交会也是这个城市独特的标签。
    伍明光是广东外经贸委原副主任。广交会广东代表团团长。从1963年开始,伍明光参加了近60届广交会,是任广东团团长最长时间的“老团长”。伍明光回忆说:“1967年广交会开幕前夕,红卫兵准备冲击广交会,在紧急关头,周恩来总理及时赶赴广州,我们一见到总理炯炯有神的目光,大家欢呼雀跃,大受鼓舞。这次春交会可以说是永生难忘,如果不是周总理亲自来了,广交会都不知道能不能举办。”
    从82年参加第一届广交会开始,一直到2009年,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钟浩森每一次都带队参加。他仓库里找出了两台老式打字机,在采访现场饶有兴致地打起字来:“80年代,可以参加广交会那是非常荣光的事情。改革开放前,广交的作用更加特别,那是我们外贸的唯一出口。那个时候我们白天谈判,晚上就回宾馆用这个打字机打合同。”
     在广交会这条通往国际舞台的桥梁上,部分已经率先走在前面的企业,通过在广交会上的厚积薄发,开始走出国门,直接在国外设立企业。广州中华精艺雕刻厂高级工艺师靳兆光说:“我93年参加广交会,那个时候我只是一个民间艺人。广交会给了我一个舞台,给了我在世界上弘扬我们中国工艺美术文化,通过12年的运转,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公司,最近在美国纽约又多开了一个货运公司。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广交会这个平台。我们企业就不可能存在,我们企业就不可能走出国门。”

    广州的IT白领:我们比父辈更有创意
    “我们广州人是敢打赶闯的,我妈就是刚刚改革开放就去开商铺的,我现在一样,不过我觉得我们年轻一带更有创意。”
     在广州的天河商城,我们采访了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黄嘉俊。白天,他是IT公司的白领,有非常不错的工作岗位和收入,而晚上,他在天河商场的地下一楼开了一个7平米的小店面。小店叫‘创意小筑’,出售的都是一些非常有创意的小产品,包括生活用品、工艺品等等。他说:“我大学学的就是计算机,我非常喜欢我的专业,但是我觉得年轻人应该自己创业,开这个小店也是我的兴趣,虽然辛苦一点,但是我很开心。跟我的父母比,我们现在竞争更激励,生意更难做,这就需要创意了,我们年轻人更有创意更有想法!”

    在工作中,我的新闻业务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些生动的小故事表达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真情实感,展示着伟大祖国60年来点点滴滴的成就与辉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非常荣幸可以参与到这一次大型报道当中,除了被这些故事感动之后,新闻业务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最开始的选题、策划,到采访、录音、撰稿、合成,每一步都是一次学习和锻练。
    例如:有关于广州民生的一期节目“海珠桥边新生活”,在撰稿的时候就不断地有问题出现:面对60个小时的录音素材,怎样挑选出最有新闻价值的那几十秒?挑选出来之后又应该怎样通过文字去进行再创作?在撰写文字时,怎样巧妙地介绍背景资料?怎样合理地与音响结合?等等,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当中,不断解决旧的问题,又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一直改到第七稿,“海珠桥边新生活”才终于定稿。
    说实话,每一次修改采访提纲、或者是稿子、节目时的心情都是非常复杂的:既害怕又期盼,既欣喜又沮丧。因为每一次,我都觉得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已经做到了最好:“你看,我的稿子做得多漂亮!”。于是高高兴兴地把稿子交上去,可是,马上又被打回来,而且还指出了一大堆的问题,心情当然马上变得非常低落。但是,有问题,就有学习的机会,就有上升的空间!于是在学习和修改中又有了新的收获与进步,当然又会特别的高兴。
    相信,除了我,我们华夏之声其它参与到“腾飞粤港澳”节目当中的同事都有同感:虽然辛苦,但是收获很大!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多这样锻练的机会!同时,再一次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一定用手中的话筒,记录更多新中国的变化与发展,为祖国喝彩,为祖国加油!

来源:华夏之声    责编:董闯       

在线直播

FM 87.6  (普通话)

FM 104.9  (双语)

在线点播

通信地址:中国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
联系电话:010-86090680
传真:010-68045876
   010-68045708
电子邮箱:hxweb@cnr.cn
邮箱:100866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