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首页 | 首页 | 报道展播 | 报道撷影 | 记者手记

作品欣赏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报道展播

《腾飞粤港澳》第六集--我以我心报故乡
中广网 2009-06-30 18:31

    

【现场主持】各位听众,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的主持人小磊,我现在是在广东省江门市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开平碉楼与村落”的自立村,这里矗立着十几栋中西合璧的碉楼,碉楼上既有中国的琉璃瓦,也有欧式的罗马柱。据了解,像这样的碉楼在江门城乡有3000多座,其中绝大多数是上个世纪初归国华侨回乡修建的。
    江门位于珠江西岸,有“中国第一侨乡”美誉。江门现有410万人口,而旅居海外的乡亲多达370多万,分布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因此素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之称。
    这些华侨人在国外,心却在祖国。早在抗日战争中,五邑华侨对祖国的捐款就多达数千万美元。还有一些华侨青年,回国从军,把鲜血洒在了抗日的战场上。
    从灾难深重的祖国走出去的五邑先侨,和所有的侨胞一样,民族的苦难是他们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痛。血浓于水,桑梓情深。即使身在海外,他们与祖国的命运依然紧紧相连,祖国的强大始终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华侨看到积贫积弱的中国站立起来,纷纷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出录音】(罗凌)终于回到祖国了。一到深圳,一过罗湖桥,啊,看到五星红旗,我跟一个同伴就跪下了,很激动,啊,祖国,我们回来了!
    这位声音哽咽的老人名叫罗凌,今年已经81岁高龄。罗凌出生于越南,读书的时候已是一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的青年,曾参加过越南进步组织。1950年10月,罗凌排除万难,经香港回国。说起回到祖国怀抱的那一刻,罗老如今依然心潮澎湃。
【出录音】1949年,有一天就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到周总理对海外华侨的讲话,他说:祖国解放了,中国人民翻身了,海外华侨是热爱祖国的,现在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我们听了热血沸腾,就打点行李,准备回祖国参加革命。
    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罗凌虽然身在越南,却心系祖国,他和同伴们升起了自己制作的五星红旗。
【出录音】1949年10月1日,我们暗中组织庆祝国庆,在广播上听说我们国旗是五星红旗,当时什么样子我不知道,我们就剪了五个星摆在台面画红色,大家在纪念祖国的革命。第二天就分组各个地方到大城市热闹的地方,五点半钟,升红旗,在电灯杆上升红旗。
    新中国成立后,有成千上万的像罗凌一样的华侨青年回到祖国,参加建设。还有更多的华侨,虽然身处异国他乡,同样以各种形式支援家乡建设。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大五邑籍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以赤诚的爱国之心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为家乡捐资赠物总值达到50多亿港元、在家乡投资超过40亿美元,开办企业3000多家。
    江门抓住机会,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机遇,凭借乡亲子弟的热心和财力,加快发展,成为珠三角城市中重要一员。抚今追昔,江门人最不能忘怀的,就是300多万华侨为家乡巨变写下的浓墨重彩。
    早在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在大会上表达了数十万美洲华侨的共同心声:“国外华侨协助政府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就是著名的爱国侨领、祖籍江门开平的美国华侨司徒美堂先生。
    从民主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司徒美堂都不遗余力地积极支持国内革命和建设。其中,1937年至1946年十年抗战期间,在司徒美堂的带领下,美洲华侨的抗日捐款、公债及侨汇就达四亿八千万美元之巨,为祖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9年,司徒美堂应邀回国参加了开国大典,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耄耋之年的司徒美堂此后定居北京,却主张海外侨胞就地发展来支持祖国建设。
    60年来,正是有了广大五邑华侨的关心与资助,江门的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今天的五邑侨乡,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到处可以看到以华侨名字命名的大桥、公路、学校和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在江门,“伟伦”这个名字可谓妇孺皆知,以“伟伦”命名的公益项目随处可见,他的捐建人就是开平籍旅港乡亲利国伟先生和夫人易海伦女士。
    利国伟是香港著名的金融家,曾担任恒生银行董事长。1976年,利国伟先生设立慈善基会,从自己和夫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取名为“伟伦基金”。
    伟伦基金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利国伟先生女婿梁祥彪说【出录音】:利先生平时经常对我说,要国家富强,要振兴经济和振兴国家呢,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以及人民也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他是着重在教育的发展,医疗卫生的发展,体育的发展和文化公益事业。他的捐款多数都是集中在这几方面来做的。
    多年来,利国伟先生伉俪为祖国捐献超过4亿港元,其中为江门地区捐资超过2亿港元。
【现场主持】(街道背景音响)各位听众,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的主持人小磊,我现在是在江门的街头,身边呼啸而过的是如过江之鲫的摩托车,这种景象在我国地级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江门是首个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年整车产量400多万辆,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两成,年产值超过400亿元,其中不少摩托车企业都是侨资企业。
    侨资企业是江门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江门市现有侨资企业3000多家,投资总额110亿美元,占外商投资总额的八成以上,大家熟识的中国名牌产品“李锦记”酱油、“维达”纸业都是江门侨资企业的代表。
    国际著名品牌李锦记的创始人李锦裳,1868年生于江门新会,1888年在香港创建了李锦记。1990年,李锦裳的孙子,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带着子女回新会寻根。从李锦裳离开江门,到李氏后人再次踏足这片土地,过了整整102年。此后,李锦记集团开始在家乡投资办厂,并捐建学校。李文达说,他之所以要回来支持家乡建设,就是为了让子女们牢记自己的根在江门。
    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李文达之子李惠森说[出录音]:我的祖藉是江门新会,今后我们的企业要为江门发展做更多的贡献。
    同样,作为亚洲最大的印刷企业之一,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的创办人、香港同胞冯学洪、冯广源父子,祖籍也是江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香港出生长大的冯广源,很早就立志回家乡干一番事业。1991年成立的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至今已累计投资近18亿元人民币,员工超过一万八千人。
    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学洪【出录音】:为什么我看过这么多地方也没有去投资呢?我一部分是为着家乡(建设),一部分是要纪念我是在当地出生这样的价值观。因为人生价值观是很重要的。
    小到纸巾、酱油,大到摩托车、家电,江门籍的侨胞以他们的热忱、情感和财富,为江门的建设注入自己的心血。
    江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聂党权在谈到江门的发展时说:
【出录音】江门的经济总量之所以能从1978年的14.3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1000多亿元,成为中国百强城市,除了受惠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还与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关心支持、广泛参与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就没有江门今天的发展成就。
    祖国的繁荣是所有侨胞的心愿。那位在异国他乡张贴国旗的归国侨胞罗凌目睹了新中国的六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无限感慨。
【出录音】我正在准备写一首长诗来歌颂共和国60周年,我们能够在今天这么强大,这个过程得来不容易,希望再过十年,中国的金融世界第一了,中国人民到哪都受到尊重了。
    江门、广东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不凝聚着广大侨胞对祖国的一片深情。罗凌老先生在接受中央电台华夏之声记者采访时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曲《归侨之心》,
【出录音】罗凌现场演唱歌曲《归侨之心》(高潮部分渐弱,混入记者哼唱)
    罗凌老先生的歌声唱出了所有爱国华侨对祖国、对家乡深深的爱,江门五邑华侨在新中国成立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家乡做出了巨大贡献,从60年前一万多五邑归侨或舍弃家产,或痛别亲人,为了建设祖国,为了革命信念,毅然回到了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五邑侨胞为家乡捐资赠物、在家乡投资开办企业,这些都见证了强大的祖国对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的巨大吸引力,见证了国家和民族在广大华侨、华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爱国华侨我以我心报故乡的桑梓情怀。

来源:华夏之声    责编:董闯       

在线直播

FM 87.6  (普通话)

FM 104.9  (双语)

在线点播

通信地址:中国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
联系电话:010-86090680
传真:010-68045876
   010-68045708
电子邮箱:hxweb@cnr.cn
邮箱:100866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