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首页 | 首页 | 报道展播 | 报道撷影 | 记者手记

作品欣赏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报道展播

《腾飞粤港澳》第四集--大道通坦造东莞
中广网 2009-06-30 18:31

    

【高埗大桥的汽车背景声音、、、、、、】
【记者现场报道】:
    各位听众,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东莞城区与高埗镇交界的高埗大桥上,现在从高埗大桥上走过的人和车,几乎不会感觉到它与其它的桥梁有什么区别,甚至会觉得,跟时下一些气势宏伟的桥梁相比,它显得太不起眼了。然而,就是这座桥,当年又一次书写了东莞人“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石破天惊地创造了一种经济模式,成为了全国第一座“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的桥梁;同时,它也是东莞交通路网建设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去年的“广东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事件”评选中,高埗大桥作为我国第一座由农民集资兴建的公路桥、并创造了“过桥收费还贷”模式,与 “新中国第一张股份制企业股票在深圳公开发行” 、“邓小平南方视察、肯定广东改革开放成绩”等大事件同时入选。
1984年4月建成使用的高埗大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东莞交通路网发展的一个缩影。东莞虽然毗邻广州,但在解放初期,东莞的公路仅有不到150公里可以通车,而且道路的等级低,群众出行很不方便。作为东莞道路建设亲历者的东莞市交通局原副局长卢锐平给我们讲述了当时的情况。
【录音1】:
    东莞公路最早是1928年修的,“惠樟公路”是东莞的第一条,后来陆陆续续修建了总共14条公路,大概接近200公里左右,当时由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破坏,到了解放初期,也就是1950年的时候,只有不到150公里可以通车。从解放到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段时间,我们整个东莞发展不到1100公里的公路,那些公路等级标准低,根本连沙土路面都谈不上,是泥路,一个汽车能够过得去就算通车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门的渐渐打开,来自香港的集装箱货柜车也驶进了东莞,然而,落后的道路交通,严重制约了东莞经济社会的发展。
【录音2】
    1980年开始,我们东莞开始改革开放,因为进来大批的货柜车,连那个国道都受不了了,何况是镇里的那些路更受不了了。
    卢锐平回忆说,当时经过东莞的人都“谈路色变”,包括经常来往东莞的广州人,他们有这样一句戏话形容东莞的道路:
【录音3】:
    广州的人过去有句口头禅:不怕东莞佬,最怕东莞路,说明那时我们的路是很差的,人家的车进不来,办不了厂,你建了房也是没用的,人家喜欢我们这个地方的就是得天独厚、靠近港澳这个优势。
    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境内河涌繁多,水网稠密,拥有东江、东莞水道、寒溪河等大小河流过百条,一直以来,路桥的不畅,给当地百姓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以高埗大桥为例,未建桥前,群众要到对岸的莞城上班或办事,就只能靠人工摆渡,而且渡船仅限白天开行,如果晚上遇到什么急事,如有人患急病等,就只能够取道石龙镇去莞城,绕了一个大圈,十分不便。对此,今年71岁的高埗镇高埗村村民莫加权老人深有体会。
【录音4】:
    很误事,看病也麻烦,在家里,要划船去莞城看病,有病是很麻烦的,看病不及时,办事又麻烦,很远啊,又要过渡,又要走路,那个年代又没有车。
    1978年,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虎门镇理文太平手袋厂正式成立,但抱着“试水”心理的香港投资人,当时只是租用了一个小车间进行试探性生产。在确认内地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会改变后,港商将眼光转向东莞城区,想谋求更大的发展。获知这一消息后,当时的高埗公社领导邀请他到与莞城毗邻的高埗来投资设厂。虽然被高埗优美的自然环境所吸引,但想到一江阻隔,交通不便,成本巨大,就不禁摇起了头。这个时候,高埗公社领导向港商透露的一个信息,让他立即“回心转意”,也从此开始了理文公司与高埗镇长达二十多年的亲密合作。提起当年的情景,理文洋行有限公司的厂长赵顺景仍然记忆犹新:
【录音5】:
    我们老板从1979年,就是开放第一批外资企业来东莞投资办厂的,外资企业的货肯定都是要出口的,当时整个东莞也好,高埗也好,交通的设施基础建设都不完善,比较差,影响外资老板来这里投资。当时这里高埗镇的刘书记和我们老板说,你提出的交通问题没有问题,我们正在高埗建了一个桥嘛,他说是不是啊?你不信来东莞、来高埗看一看啊,我们老板说,那好,我马上来看看,结果来这里看,一看这里风水不错啊。
    虽然知道要建高埗大桥后,理文公司在高埗成立了手袋厂,但建厂之初,由于大桥还没有落成,他们要绕道石龙出入,而且路况又不好,大货车进不来,他们只能用手推车到几公里外的路边转卸货物,赵顺景还记得,其中有一次,理文公司还因为道路不畅而延误了交货时间。
【录音6】:
    每一次延期都要给钱的,因为道路有问题,下雨了,风太大了,不能开船,我们的车子在渡口这边等,那时我们老板、老板娘和(香港方面的)船舶公司商量,能不能给个机会啊?因为我们这里交通不好,下大雨,渡口的船不能开了,耽误我们的时间了,最后给我们的机会,他们那些人都很热情、香港人也是通情达理的。
    高埗大桥的落成通车,犹如给理文公司安上了助推器,企业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不断壮大,目前企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并在欧美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赵顺景说,这一切,验证了东莞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路通财通。
【录音7】:
    那个大桥建成以后,对我们工厂来讲,交通方面已经解决了,交货准时了,更重要的是,我们那个大桥通向香港,也通向全世界,更重要的是,大桥建成以后,看到我们高埗打开了富裕的面貌。

【片花】
    高埗大桥的建设,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东莞交通路网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东莞市城建规划局副局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黄宇东介绍,经过数十年、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建设,东莞的路网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录音8】:
    东莞已经构筑成了三个比较完整的路网体系,首先是一个高速公路的路网体系,现在我们东莞从纵向来讲,就是南北走向,有沿江高速、广深高速、莞深高速、从莞高速、博深高速这五条正在规划建成的高速公路。从东西走向来讲,已经有常虎高速、还有正在规划的东莞的南环和北环两条高速公路,另外一个大的快的是东莞的快速路网体系,东莞现在已经形成了围绕市主城区的环城路,已经建成使用的环城路网体系,同时我们也在规划而且正在启动的叫环莞干速,同时也有一些放射性的,包括东部快速、西部干道这样的快速路网体系,第三个层面是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效的主干公路路网体系,主要是围绕市区中心区一个放射性路网。
    东莞路网的变化,不仅仅是体现在公路里程的延长、公路路面的扩宽,更体现在它那种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按照东莞市交通局总工程师钟永刚的话来说,东莞的公路已经引入了生态环保理念,在建设一条路的同时,也要在老百姓面前呈献一条绿色景观。
【录音9】:
    高速公路不仅是要解决通行问题,还有重要的一点,要变成一条绿色走廊,一定要引入生态环保的理念。高速公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它也是一条景观路。你现在来到东莞,一般是有两个印象,第一个是东莞的路比较宽,非常直,非常平,第二个印象是绿化非常好。路修好以后,噪音和粉尘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城市建设里面,交通堵塞产生的交通污染,一个是废气污染,一个是粉尘的污染是非常大的,绿化好可以改善环境,它对周边的噪音、灰尘的影响就少了。
    一条路就是一条绿色长廊,一条路就是一道绿色风景线,它既给东莞这座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增添了片片绿意,也改变了东莞群众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内涵。可以说,便捷通畅的路网,大大拓宽了他们的生活空间。对东莞交通路网建设非常了解的黄宇东、钟永刚,以及土生土长的东莞高埗人赵顺景对此都深有体会:
【录音10】:
    (黄宇东)90年代初期,大概是91、92年的时候,比如说去长安,我就从市区坐个“摩的”,坐到莞长路路口,在那边拦一个中巴再去长安,去长安大概12公里的路程,至少要走一个小时。 /  (钟永刚)比如说我们原来常平的老百姓到广州去,在常虎高速公路通车以前,就是2005年以前,到广州起码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常虎高速公路通车以后,起码缩短了半个小时。/  (赵顺景)农民来讲就是下田的,现在我们有工厂了,他们纷纷洗脚上田,到工厂去干活了。
    近年来,东莞提出要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其中,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城市升级,东莞市城建规划局副局长黄宇东、东莞市交通局总工程师钟永刚都提出,要将东莞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名城,就必须配置发达的交通路网。
【录音11】:
    (黄宇东)东莞是个制造业名城,它的物流、客流必须得到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支撑,一个完善的路网首先对我们整个东莞的制造业发展能起到非常有力和支撑的作用。第二个应该说是对我们居民生活的质量、城市的环境有很大的促进。/  (钟永刚)路都通了,老百姓出行都方便了,人们一走上这路就说,这条路真方便,更重要的是,这路通了以后,给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个非常正面的作用,而且这个作用是长久的。
    在世界IT界有这样的一句戏言: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他道出了东莞作为“世界工厂”的重要性,也表达了业界对东莞交通状况的担忧。然而,时下我们可以自信地向全球宣告:致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名城的东莞,现在已经是大路通坦、货流通畅。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六十华诞的时候,国务院颁布了《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黄宇东、钟永刚分别介绍说,这个“纲要”有助于促进整个珠三角交通一体化,有助于东莞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互联互接。
【录音12】:
    (黄宇东)东莞现在跟广州、深圳这些核心区的联系没有利用上这些城市现有的轨道路网,假如我们这些路网联系上以后,珠三角同城化这个进程会更加快。/  (钟永刚)珠三角改革发展的规划纲要里面有两面点是对交通最直接的促进,第一个要建立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第二要以交通一体化为突破口,推进整个珠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样老百姓出行方便了,这样就为珠三角一体化、特别是交通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有人将“路”比喻成人的血液,路通了,城市的交通就会健康且充满活力。相信随着《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以及东莞轨道交通项目的启动开工,不久的将来,东莞的交通路网会更加完善、发达,与广州、深圳、惠州等周边城市的往来更加快速、便捷。

【记者现场报道】:
    各位听众,我现在是在东莞石龙镇西湖村的东莞轨道交通建设现场,随着施工建设的陆续展开,未来这里将成为东莞的又一重要交通枢纽。作为深莞惠交通一体化的重要项目,全长96.96公里的莞惠城轨是继广佛、广珠及穗莞深城际线路之后,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络的第四条开工线路,轨道交通建成以后,东莞惠州两市将连为一体,到时候,东莞市民到惠州市区也将从现在的两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半个小时。这也掀开了东莞交通路网建设的崭新一页。

来源:华夏之声    责编:董闯       

在线直播

FM 87.6  (普通话)

FM 104.9  (双语)

在线点播

通信地址:中国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
联系电话:010-86090680
传真:010-68045876
   010-68045708
电子邮箱:hxweb@cnr.cn
邮箱:100866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