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首页  |  专题首页  |  主持人介绍  |  最新报道  |  专题简介
最新报道
·港澳牵手,“川”越5.12 第二集 搭建平台 构筑希望
·港澳牵手,“川”越5.12 第三集 爱心接力
·港澳牵手,“川”越5.12 第四集 站起来
·港澳牵手,“川”越5.12 第五集 金牌梦
·【民声论坛互动专区】 【央广微博留言区】
·港澳牵手,“川”越5.12 第六集 圆梦
>>>更多
最新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最新报道
港澳牵手,“川”越5.12 第一集 三年援建路
中广网    2011-05-1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现场音响:“现在我宣布,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
    记者:各位听众,我是华夏之声记者孙洋,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今天在汶川县水磨镇开幕,这也拉开了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三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在这儿,现代的生活方式与古老羌族的装饰风格,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让人难以相信三年前的这里,曾经被一场特大地震夷为平地。

    三年重建,四川如何从悲壮走向豪迈,三年援建,港澳同胞又如何携手四川穿越灾难、走出一片新天的呢?
   记者在三年前采制的两段录音把我们带回到那令世人难忘的5·12。 

    记者:各位听众,我是华夏之声记者孙洋,走进四川地震重灾区汶川水墨镇,到处是残垣断壁······(现场抢险声)
    记者:各位听众,我是中央台驻香港记者邵丽丽,香港时代广场门前,捐款的香港同胞已经排起了长队······(现场捐款音响)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香江震撼。正在享受佛诞假日的香港社会立即行动起来。一笔笔爱心款物、一支支救援力量,不断向四川汇聚。

    香港“站起来”计划物理治疗师彭元宏,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就是众多北上援建的志愿者之一。地震后,她第一时间来到成都,希望凭借自己的医疗技术帮助地震伤员重新站起来,然而让彭元宏始料不及的是,援建的路走起来并不轻松。

    彭元宏:我来的时候刚好十月,慢慢的冷了,我就病了六次,当时吃了西药就过敏,全身起麻子,其实我对药物有过敏的,但是我不知道这个中文名字就是我原来过敏的英文药的名字,来的时候好几个星期整身都是痒的受不了啊,天天就在抓啊。对吃方面,吃的太油腻也拉肚子。

    陌生的城市、湿冷的气候,对于刚到成都的彭元宏来说,只有工作是最熟悉的。渐渐适应了四川的环境之后,彭元宏开始投入夜以继日的工作中,一干就是三年。三年里,一名又一名重症患者陆续康复出院,他们当中有的成为备战残奥会的运动健将,有的自己创业走出一片新天。但是最让彭元宏牵挂不下的是一位我们后来专程赶赴汶川水磨镇采访到的地震伤员曾远兵,一个倔强内向、甚至曾经有些玩世不恭的大男孩。

华夏之声记者杜炜、宋雪采访川港康复中心香港高级物理治疗师彭元宏

    彭元宏:他是一个脊髓损伤的病人,就是他在脊髓损伤段,骨头以下都是没有感觉,没有活动的;而且在他最基本需要的大小便方面都是没感觉的,对于一个正常的男士来说,男人嘛,总是要面子的。
    曾远兵:当时什么想法都没有,随便他们怎么安排,当时知道自己不能走了,不想活得念头都有了, 失去太多东西了,那种打击是形容不来的。
彭元宏:最初的我感觉到他特别难相处,有很多的不满和怨恨,为什么是我啊?等等!但是慢慢的下来给他多一点耐性去接受他是这样的样子,反正我每次我都是尽量的温柔的对待他,接受这个样子,接受他的情绪。
    曾远兵: 我觉得他们确实太好了,他们老是无微不至,很多事情让我感动。

    曾远兵,这样一个在地震后有着强烈抵触情绪、拒绝治疗、躲着医生的大男孩慢慢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乐观积极的面对明天的生活。在家乡汶川水磨镇,当他听记者介绍彭元宏老师即将到家里来探望他时,这个有点内向的大男孩瞬间流露出了孩子般的兴奋。

    曾远兵:我会激动的不睡觉,很早就到外面去等着他们,我带着他们把水磨逛完,不会让他们再推我一下,我自己推轮椅带着他们把水磨逛完。
    彭元宏:我想他回到家已经大半年了,能够做的都尽量靠自己来,不要再怎么依赖人,先是问候、再是鼓励他。
    曾远兵:非常感谢彭老师、何老师、川港康复中心所有的老师,因为他们,才有我的今天;因为他们,我今天活的才这么开心,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彭元宏:我觉得我是一根拐杖,他们就是持着拐杖继续去旅途的人,对我来说,我可以在短短的时间给他们一些帮助是很有幸的、很幸福的
    曾远兵:像水磨现在这么发展,我想自己能不能做生意,自己赚钱将来买辆车,现在残疾人可以开车,如果有条件可以买辆车,到处去转一转。
    彭元宏:这个项目到2012年川港康复中心就建成了,但是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不知道,我只知道现在我可以做多少我就尽量做。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何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