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湘西12月1日报道(记者 张志诚)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乾州农贸市场西入口处,有个卖爆米花的小摊点,一位饱经风霜帅大叔快速转动烧制爆米花的容器,一边和顾客打招呼,脸上洋溢掩饰不住的快乐。劳动是快乐的,通过劳动获得收入是快乐的。

制作爆米花在湘西叫苞谷花炮,或苞谷炮。爆米花为当地土家族苗族群众爱吃的小食品。与大城市电影院卖的机制爆米花不同,湘西烧制爆米花仍沿用传统工艺,将玉米或大米放进一个条状密封合金罐中,封好顶盖,再把钢罐放在柴火炉上不断转动使之均匀受热,玉米约烧制8分钟,大米约烧制6分钟即可出炉。

同行的土家族企业家彭南科介绍,湘西爆米花成分单一,除了玉米或大米外,只加少许调味的糖,不再添加奶、咖啡等其他调味品。爆出米花,大米像丰满的白玉粒,苞谷像一种微缩的不规则小蛋糕,香喷喷的气味中略有一丝甜味,可算是爆米花族群中的“绿色食品”。

记者现场看到,烧制完成后,帅大叔将合金罐提离柴火炉,再将罐口塞进一个硕大橡胶圈中,橡胶圈后端连着一个透气麻袋。帅大叔用力敲击开关,“呯”的一声,罐口大开,膨胀的玉米粒在强大气流下冲出罐口,随着气压的巨大变化瞬间爆开玉米粒,形成爆米花,落入远端的麻袋中。

记者老家湘中将爆米花生产过程称作“打爆花”,儿时街巷也常见,只是声音大得多,不是温柔的“呯”,而是震耳欲聋的爆破声,一旁的大人孩子往往会用双手掩住耳朵。记者对此好奇,仔细观察,原来是那个硕大的橡胶圈起到了消音作用。这也是传统工艺适应现代生活,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环保措施,不惊扰旁人,值得点赞。

帅大叔说,苞谷花每包5元,包你吃了还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