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洞口县山门镇,人大代表们活跃在各个角落,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民意、围绕民生热点开展调研、积极参与监督助力难题解决。近年来,山门镇人大围绕中心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织密履职网络,架起民意“连心桥”
“以前反映问题不知去哪,现在家门口的联络站就能找到。”山门镇大合村村民王大爷的话道出了履职网络完善带来的便利。为畅通民意渠道,山门镇优化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按各村分布划分里仁、大合、横溪3个村级联络站,构建起覆盖全镇的代表联系群众网络。
同时,该镇开启代表“网上履职”新模式,依托“湖南智慧人大”平台,代表们可随时接收群众意见建议并反馈办理情况。“线上线下相结合,让我们与群众联系更紧密,服务更高效。”镇人大代表潘小曼说。
此外,该镇落实代表“逢6”进站制度,每月6日、16日、26日为接待日。今年以来,镇、村联络站共接待群众100余人次,收集处理问题及建议50条,涉及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产业发展等方面,且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丰富活动载体,激发代表“新作为”
“人大代表来学校上法治课,让我学会了很多保护自己的方法。”山门镇中心小学学生小张兴奋地说。今年3月,该镇组织50名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覆盖10余所学校1000余名学生及400户家庭,普及法律知识,解答问题20余件。
2024年,代表们还赴洞口四中视察评议,为学校发展提建议;前往乡村振兴示范村学习经验;组织参与“蔡锷故里民族团结杯”篮球邀请赛,丰富群众生活;到蔡锷公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人大代表加强与湘商沟通,引导其为城镇建设出力,湘商自发募捐70余万元用于城区道路隔离栏建设,还协助规划停车位、争取公厕项目资金。同时,组建人大代表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50余次,走访慰问重点人群70余人次。
聚焦中心工作,展现监督“硬担当”
“河水变清了,岸边环境也好了,晚饭后我们都爱来河边散步。”山门村村民对环境变化赞不绝口。这一变化离不开人大代表的监督。6月16日,该镇组织代表开展“法治护绿人大行”活动,代表们实地视察企业污染防治情况,通过“代表随手拍”反馈问题,并为生态环境提升建言献策。
山门镇人大聚焦中心工作,强化监督职能。在产业发展上,组织代表专项调研,紧盯产业资金使用;在民生实事项目上,全程监督项目征集、票决、实施。今年4月,该镇票决的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中,清水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成功申报省级“美丽湘村”创建名单,投入240余万元,即将完工验收,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谢丹 田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