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土货’找‘收购站’。”这是湖南省双峰县洪山殿镇观冲村,挂在群众嘴边的帮扶工作队“土货收购站”的口头禅。12月10日,工作队员全晓春将500元交给周大娘:“今天收购200斤南瓜的钱,你数一下。”
工作队为监测户上门收购南瓜(王剑春 摄)
68岁的周大娘接过递上的钱,欢悦之情溢于言表:“我是个苦命人,儿子不幸早几年去世,挖了20多年煤炭的老公硅肺病、肾病等多病缠身,每年花费的冤枉钱不少,是全村的监测户。2021年5月,我村成为娄底市烟草专卖局乡村振兴帮扶村以来,通过驻村工作队收购的土货销售,比市场上便捷多了。仅今年,工作队帮我家销售的农产品,收入上万元,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在结对联系户王立祝家里,工作队员将装满红薯的竹篓往车上搬,送到村部的收购站一一过秤,150斤按每斤3.5元计算,是525元,加上销售的豆豉共680元,这位农家妇女激动不已:“帮扶工作队太关心我们这些困难户了,到今天为止,销售土特产达4000多元了,不起眼的土货,都变成了一张张大红钞票,真是家门口的贴心‘银行’,村民的‘取款机’啊。”
“只要是本村农户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不论数量多少,不分产品种类,都按高于市场价收购,实实在在为民谋利。”驻村一支书、工作队队长唐兴龙介绍:“今年1月1日,我们3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接过第一批工作队的帮扶‘接力棒’,发扬消费帮扶优良传统,将收购站打造成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实行免费收购、免费运输、免费结算、免费开票、免费服务,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今年共销售猪、牛、鱼、鸡及蔬菜20多个品种的土货,达12万多元。4年来,累计消费帮扶30多万元。”
观冲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距离太平寺市场十多公里,全村18个村民小组330多户1300余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帮扶村。2021年5月,市烟草专卖局工作队驻村帮扶后,深入走访调研,发现农户生产的农特产品,都因交通不便或人为因素,导致这些土货只能自产自销,赚不了多少钱,成为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破解土货销售难题,畅通村民增收渠道,驻村帮扶的第一批工作队,针对实际情况,向局领导反映,建立收购站,将农户的农产品,直接送入局机关食堂,助力乡村振兴和消费扶贫。此举得到了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就全村的农产品消费帮扶,与局机关食堂达成了共识。工作队趁热打铁,召开村民会议,对村里的监测户、结对联系户等重点困难户生产加工的农产品,予以重点关照。明确规定:凡属本村村民送来的土货,不管白天黑夜,不论双休假期,统一过秤、统一结算、统一付款,开通了土货“直达车”,便民利民更惠民。
说起消费帮扶,村党支部书记康运先感慨:消费帮扶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很不容易。驻村工作队刚实施消费帮扶时,村民没有形成出售土货的习惯,积极性不高。工作队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鼓励员工通过消费帮扶村民;要求农户种植无公害蔬菜和加工绿色食品,对所有农户生产加工的土货,一律高于当地市场价收购,使群众足不出户,在家增收。
在加大集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工作队帮助村里建起了牛场、鸡场和大棚蔬菜生产基地。4年来,已销售黄牛10多头,土鸡1000多羽。目前,现存栏黄牛20多头,土鸡500多羽,村民增加了收入,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幸福指数大幅攀升,消费帮扶“扶”出了群众的致富路,“扶”出了乡村振兴的“振兴路”。可以这么说,驻村工作队,消费帮扶功不可没。
“这是一项为民谋利的民心工程,也是我局帮扶工作队消费帮扶的创新举措,为增加村民收入,建设美丽乡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局党组书记、局长瞿红兵表示,消费帮扶将作为长效机制健全下来,工作队帮扶到哪里,消费帮扶就跟进到哪里,让消费帮扶,扎根开花,结出丰硕之果。(王剑春 康春艳 李坚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