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寿江 通讯员张帆

“真快!没想到人行道凹陷当天就修复了。”宜昌市猇亭区六泉湖社区网格员邹璐一天例行巡查时,在七里冲路人行道上发现一处长约30厘米、宽约60厘米的路面砖块凹陷区,周围无警示标识。

邹璐指尖轻点,第一时间在“宜格服务”微治理平台上报情况,网格副站长审核后上报虎牙街办,经街办网格中心调度,转由当地城管部门签收办理。接到信息后,施工单位快速赶到现场施工作业,当天即将破损的路面修复一新。威胁群众“脚底安全”的这个隐患被消除。

2020年以来,宜昌政法等部门顺应“网格化+大数据”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契机,利用微信公众号建设全市掌上社区服务中心“宜格服务”智治平台,将信息查询、医疗健康、法治咨询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应用融入,集成高频部门服务事项,方便市民工作生活。

强化党建引领。以社区书记、党员、网格员为骨干,统筹社区民警、社区医生、法律顾问、物业公司等力量,组建社区服务团队,居民可通过“宜格服务”平台,与服务团队直接在线沟通。

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湖北的“必答题”。

一年多来,我省把党建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积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力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宜格服务”智治平台建设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之一。

深入推进试点——

2020年4月,我省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13个市州分两期纳入国家级试点验收,其中武汉、宜昌、荆门、黄石等7市为全国第1期试点地区,试点时间为2020年至2022年;3个省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纳入省级试点验收。目前,试点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强化顶层设计——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为加快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路线图”“任务书”;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强调,加快省域治理现代化步伐,以党建为引领,做强街镇、夯实社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强调,健全党建引领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夯实基层基础——

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沉。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我省持续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武汉市青山区青和居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宜都市“双基强化、三治融合”基层治理经验纷纷涌现。

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成效明显。

“凝聚力越来越强,社区有啥事,居民们都主动参与进来。”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党委书记陶久娣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社区老党员自发成立“老东湖巡逻队”,从最初的6人迅速壮大到70多人。他们平均年龄65岁,在楼栋间巡逻,劝导不文明行为,查找安全隐患。

荆门市将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导入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开展支部书记敲门问需、结对帮扶解困等活动,既帮助群众解决了一批民生实事,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黄石市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社区居民议事协商工作实践,以协商的方式解决群众关心关切问题,不断擦亮人民群众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