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7月13日消息(记者张迪)千万人有千万种幸福的定义,每个城市也有每个城市的“幸福坐标”。在今年5月发布的“2021中国幸福百强区名单”中,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位列第9,成为湖北省唯一进入全国幸福百强区前10的城区,将武汉这座城市的“幸福坐标”牢牢锁定。近日,央广网记者深入该区,从社区建设、就业收入、商贸打造等多个方面解码中国百强幸福城区江汉区的“幸福密码”。
  精细化管理 打造宜居社区
  “楼道墙面上不仅加装了扶手,爬楼爬累了还能在两层间的折叠小凳上休息片刻,这些小改造可解决了我们老年人的大问题。”说起楼道中安装的安全扶手,家住八古墩社区中百宿舍小区的窦之彪连连称赞。据了解,中百宿舍小区为中百仓储单位住房,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小区并未配备电梯等公共设备。作为老年人口占比16%的老龄化社区,缺失的公共设备一度成为在中百宿舍小区居住的老年居民出行的“拦路石”。

图为:中百宿舍小区设立的文明晾衣区  记者张迪摄
  2016年,武汉市开展老年宜居社区创建工作,历时三年建设,共有600余个老旧社区完成适老改造,建成老年宜居社区,中百宿舍小区也在此列。经过适老化改造,中百宿舍小区每个单元楼道内均加装了方便老年人上下楼的防滑扶手,并在楼梯缓步平台设置了可折叠休息凳,为老年人上下楼提供了便利与安全保障。“因为患有半月板损伤,我以前上下楼非常吃力,上4层楼要花20多分钟,自从有了安全扶手和折叠凳后上楼的时间缩短了一半,上楼不仅方便安全了,累了的时候还能在凳子上坐一会。”窦之彪说。

  图为:楼层之间加装的可折叠休息凳  记者张迪摄
  此外,据中百宿舍小区党支部书记潘雪梅介绍,除了加装适老扶手、文明晾衣架等设施外,该小区还成立了片区党群服务驿站服务小分队及自助物业,通过对小区住户结构进行细致的调查整合,结合小区居民需求推出了证件代办、家电维修、收发快递等一系列精细化服务项目,同时也建立了保、律、安、车、序“五保”的自助物业服务体系,在小区“牛皮癣”治理及小区安保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为:干净整洁的小区路面  记者张迪摄
  下一步,八古墩社区将持续落实江汉区关于加强小区治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将“江汉微邻里”平台等信息化社区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广,创新服务载体,实现职能部门、执法队伍、街道社区等基层治理力量的一网融合,持续激发小区自治、法治、德治活力,把幸福生活送到每一位社区居民的“家门口”。
  多方面发力 保障就业创业
  作为人民长期以来对美好生活最直接的定义与追求,“安居乐业”在江汉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截至2021年上半年,江汉区全区新增就业人数1万6千余人,2966人实现自主创业,失业率3.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4%,与2020年相比实现就业人数、创业人数翻番,就业率及创业率已恢复至19年同期水平。
  “为了履行好促进就业的责任,区里成立了就业领导小组,通过与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紧密合作,将就业工作目标下达到各个街道,利用社区及群团组织的就业资源开展就业服务。”江汉区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汉区还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就业服务平台,该平台以社区街道“15分钟生活圈”为载体,建立了“15分钟就业圈”,实时发布企业就业信息,帮助求职人员随时关注就业动态,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搭起了绿色通道。

  图为:求职者观看江汉区发布的就业信息  央广网发 江汉区委宣传部供图
  “多亏了江汉区政府积极的就业帮扶政策,疫情期间毕业的我才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说起就业经历,现就职于江汉区某实业公司的张雪激动地说。她表示,2020年大专毕业后由于受疫情影响,找工作十分困难,正在她不知何去何从时,江汉区政府联合区企业开展了帮扶大学生就业的活动,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她参加了招聘并成功入职。“我在这里工作已经一年了,和我一样通过政企帮扶政策入职的同事也有很多,我们对现在的工作都非常满意。”张雪说。
  除了联合企业帮助大学生就业外,江汉区人力资源局还与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使就业帮扶政策在全区实现全覆盖,并从企业、个人及就业平台三方面实行就业补贴政策。同时,对于失业及待就业人群,江汉区还出台了财政兜底医疗保障政策,为就业困难及失业人群服下了“定心丸”。
  此外,为解决江汉区商贸服务企业因受疫情影响而出现的“招人难,找工作也难”局面。江汉区人力资源局结合江汉区商贸服务行业高度集中的就业特点,根据求职者就业需求及行业需求,开展了美容美发、餐饮、家政服务等服务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企业用工与求职者就业方面的双赢。

  图为:求职者正在招聘会上填写求职信息  央广网发 江汉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0年,江汉区人力资源市场共开展专场劳务洽谈活动65次,组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培训及转业(转岗)再就业培训3596次,通过人力资源市场等安置各类人员就业638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63人。江汉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90元,超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间偏上收入组平均值14918元。
  消费升级 打造“家门口”的商圈
  作为位列武汉市各区商业规模及项目数量排名榜首的城区,江汉区商业体量(不含写字楼、酒店和公寓等业态)约251万平方米,人均商业面积约3.4平方米,整个城区以武汉市0.3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市9%的地区生产总值、13%的服务业份额和16%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份额。
  优质的商业基础与蓬勃发展的商业经济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纷纷前来入驻。2019年,武汉市共有首店136家,其中位于江汉区的便有49家,占全市总额36%;2020年首店全市147家,江汉45家,占全市总额30%以上。此外,随着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的江宸天街于6月份开业,江汉区首店数量突破50家。

  图为:江汉路步行街  央广网发 江汉区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就住在附近,走过来只需要10分钟,自从这里开业以来,这里成了我们遛娃、置办生活用品和休闲娱乐的首选地。”正与妻子推着婴儿车,在江宸天街购物广场购物的李先生表示,今年6月份开业的江宸天街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平时逛商场都要开车的他们现在只需走10分钟就可以实现就近消费。记者在江宸天街购物广场看到,与李先生夫妇一样带孩子前来购物的市民还有很多。商场工作人员表示,每到闲暇时刻,附近居民或三五成群,或一家三口前来商场购物,是商场客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正在江宸天街玩具区的家长与儿童  记者张迪摄
  目前,江汉区形成了以解放大道-航空路市级商业中心、中山大道-江汉路市级商业中心为双城市核心商圈,以武汉CAZ区级商业中心、菱角湖区级商业中心、龙王庙区级商业中心形成的次级商圈,以西北湖、杨汊湖、常青等社区商业中心打造的社区级十五分钟消费圈。

  图为:武汉“M+”购物中心  央广网发 江汉区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打造的社区级十五分钟消费圈将老百姓生活中所需的生活服务类功能与商业实现了有机结合,解决了老百姓消费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江汉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江汉区将进一步打造商贸服务消费、教育信息消费、文旅融合消费、大健康消费四大主导产业,通过建设1条国际美食街区、整合区内教育培训总部项目、文旅资源优势及现有医疗资源,满足市民在购物、教育、文旅、医疗等方面的需求。
  此外,“十四五”期间,江汉区还将在商业布局及规划方面推进百年商贸城市主轴打造工程、高端和国际化消费提升工程、业态模式创新和多元化融合发展工程、国际时尚消费新高地构建工程、老汉口商业文化品牌塑造工程、商业智能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现代消费指标监测工程等七大工程。通过进一步发掘江汉区具有的商业优势,打造商业发展轴,推动外贸新业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