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湖北大学51项科技成果在汉落地转化 多倍体水稻产量可增加20%以上

2018-06-10 08:32:00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讯(记者陈诚 通讯员段君 吴珊)9日,2018年第四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湖北大学专场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湖北大学的51个项目在武汉落地实施,签约总金额约39.51亿元。

  湖北大学在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材料、化学化工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蓬勃开展,其中多倍体水稻研究成果受到国家领导人关注,“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顺利获批,实现国家级平台零的突破。

  签约大会上,来自湖北大学的51个项目在武汉落地实施,签约总金额约39.51亿元,其中成果转化项目46个,签约金额27.76亿元;成果转化平台项目5个,签约金额11.75亿元。

  同时,该校还精选了110项成熟度较高、市场预期好的科技成果在6月9日的《长江日报》上发布,供广大社会企业对接。

  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尚钢表示,学校将继续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坚持与武汉市同向同行,始终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复兴大武汉”战略。

  尚钢介绍,湖北大学将以“合建‘城市+大学’发展共同体,共谱武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历史使命,在更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上展现新作为,在加快推进人才培养链、科技创新链与产业价值链紧密结合上展现新作为,在深度融入“复兴大武汉”、有效服务武汉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湖北大学副校长顾豪爽在会上作了科技成果整体推介发布。田键教授、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柏林分别从成果持有人、成果承接方的角度交流了经验。

  签约项目中,多倍体水稻生物育种项目市场前景广阔,该项目由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蔡得田教授与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柏林签署。蔡得田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多倍体水稻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育种实践,多倍体水稻籽粒大,产量高,茎秆粗壮,抗逆性强,能开发海水稻、抗旱节水稻及巨型稻,水稻增产20%以上。多倍体水稻不育系、恢复系和杂交稻3项发明专利同时向美国、日本、泰国专利部门申报并得到受理。

  …优质项目 …

  多倍体水稻生物育种技术:

  多倍体稻穗粒比超级杂交稻重一半

  长江日报讯(记者陈诚 通讯员王斌)6月9日,在2018年第四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湖北大学专场,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蔡得田教授团队就“多倍体水稻生物育种技术”项目与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签约协议,签约金额高达3亿元。

  该项目负责人蔡得田教授介绍,目前普遍种植的水稻,包括超级杂交水稻,都是二倍体,即2套染色体。多倍体水稻育种基于植物进化原理,将二倍体水稻杂交加倍而培育成多倍体新品种。多倍体新品种植株发育高大粗壮,穗大粒大,比二倍体水稻重3/5以上,米质优,抗逆性强,增产幅度大。

  结实率低一直是研究多倍体水稻的瓶颈,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蔡得田团队终于攻克这一难题,将结实率提升到了85%。蔡得田教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多倍体水稻技术体系,从生物进化分析看,多倍体水稻具有成倍增加产量的潜力,像小麦、棉花、油菜那样由二倍体野生种进化到多倍体栽培种,产量都会成倍增加。2016年,经农业部批复,国家投资684万元成立了“国家多倍体水稻育种创新基地”,使用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多倍体水稻企业研发中心也已投入使用。

  据悉,世界多倍体生物专利共24项,其中湖北大学和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发明单位持有16项,而且持有全球第一项多倍体生物专利。近年来,研发团队对近5000份多倍体稳定品系进行了多点筛选,筛选到20多个优良品系,5个优质糯稻经检测达到了国家优质糯标准,其中2个品系T1和A3作为第一批遗传材料进入省级品种区试,待通过区试鉴定后即可大面积种植,可以说多倍体水稻的大面积应用已经到了最后一道程序。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第一期的增产目标,增产达10%,相当于每亩增产75公斤。第二期和第三期将逐步实现增产25%的目标,每一期时间跨度为5—7年。届时,全球21亿亩水稻种植面积如有一半种上多倍体稻,每亩只要增产100公斤,全球将基本摆脱粮食产量供应不足问题,解决“饥饿”难题。另外培育的优质、高蛋白糯米、紫米等特色稻米,将丰富稻米的多样性。而这些技术的源头创新归属湖北大学和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公司。

  3D存储器选通管技术:

  致力打造存储芯片的“中国制造”

  长江日报讯(记者陈诚 通讯员吴珊 陈杰)9日,长江日报记者在2018年第四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湖北大学专场获悉,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王浩教授领衔的团队,与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约受让3D存储器选通管技术,年产值预计达60亿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将继续在3D存储器选通管和高密度阻变存储器及其集成技术的研究上开展合作,全力研发下一代3D存储芯片,为早日实现存储器芯片技术的国产化贡献力量。

  选通管技术是3D存储器制造的必备原件,国内多家研发机构正致力研发该技术。王浩教授团队近年来专攻选通管技术,目前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先后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

  据王浩教授介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的发展,未来对存储器的需求会持续增加。我国存储器的消耗量占全球总消耗量的50%以上,市场约415亿美元,但85%的存储器芯片依赖进口。王浩团队的研究就是存储器芯片国产化的一个子项目,选通管是3D X-Point存储器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生产下一代3D存储器提供技术支持。

  据了解,早在2017年8月,湖北大学就与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燎原计划”校企签约合作,随后双方在联合培养、师资合作、项目合作及产学研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王浩教授团队参与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等项目的研发。

  3D存储器投入量产后的市场价值约有1000亿元,选通管技术将占其中的60亿元。王浩介绍,目前湖大正致力选通管技术的研发,希望通过与长江存储的合作,联合多方攻关,共同打造存储芯片的“中国制造”。

  合建“城市+大学”发展共同体

  精准对接武汉

  高质量发展需求

  长江日报讯(记者陈诚 通讯员吴珊)在出席2018年第四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湖北大学专场时,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尚钢、校长赵凌云均表示,城市是大学生存发展的载体,大学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与大学共生共荣,合建“城市+大学”发展共同体,共谱武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是湖北大学的时代使命。

  尚钢介绍,近年来,“复兴大武汉”的改革发展红利不断惠及湖北大学。“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实施,为学校提供了开放办学新机遇;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学校改善了办学环境;沙湖生态公园建设,为学校增添了“后花园”;地铁7号线“湖北大学站”建设,为学校提升了知名度;还有武汉“黄鹤英才”等人才项目评选、“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为学校充实高层次人才队伍、增强科研与服务能力提供了有效抓手。

  湖北大学学科特点主要集中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环境修复等领域,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这些科技成果转化后技术含量高、创新系数高,有利于形成比较长的产业链和比较高的附加值,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赵凌云认为,精准对标科研方向、对接武汉需求,湖北大学将推动武汉的高质量发展:优化武汉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使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提升。提升武汉的产业层次,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推进,推进武汉绿色发展,特别是提升低能耗产业比重。完善武汉城市功能,特别是其中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

  赵凌云表示,下一步,湖北大学将按照“城市+大学”发展共同体建设思路,深度融入武汉的发展之中。在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方面,全面对接融入武汉发展,按照武汉发展需求进行战略上的对标和挑战。重点融入校区所在的武昌、江岸、新洲等区。发动校友、校董回汉,在学校设立工作站,更好服务武汉。

  尚钢说,湖北大学坚持与武汉市同向同行,每年有40%的毕业生留汉创业就业,坚持与市属单位同频共振。未来将持续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力参与“四大资智聚汉工程”。

编辑: 熊峰

湖北大学51项科技成果在汉落地转化 多倍体水稻产量可增加20%以上

9日,2018年第四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湖北大学专场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湖北大学的51个项目在武汉落地实施,签约总金额约39.5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