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欧班列“保姆团”5年炼成“铁人团”

2017-07-14 14:0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武汉7月14日消息(记者张卓 通讯员叶洋)“一带一路”唱响全球,能够近距离服务“一带一路”是怎样一种体验?服务中欧班列(武汉)的武汉桥工段汉西线路车间吴家山线路工区的班列“保姆团”,用自己的行动说明,那不仅仅是自豪,更是让他们能够在烈日下暴晒劳作4小时不觉苦,晚上有老婆孩子不陪,一定要睡工区的精神动力。正是这股精神劲,让即将5岁的中欧班列(武汉),成为武汉元素响亮在新丝绸之路上的最强“驼铃声”。

  7月11日晚上,今年第81趟从武汉发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按时出发。它要一路向西,奔波15天,行程10700公里。列车出发,对于吴家山线路工区的职工们来说,就像慈母送走远行的游子。“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他们要做的,就是临行“密密缝”——为列车的线路、道岔做全面的体检和修整。从9日接到任务,工长王彤就开始组织作业计划。吴家山中心站原是一片奶牛场,周边都是成片的黄土,建站后,由于是软基地质,路基质量不均衡,排水性能较差;此外,“中欧”班列都是重载列车,一列车共有50节车厢,停在钢轨上往往是从头到尾看不到尽头,专用的第27、28股道日常运用率非常高,留给王彤他们养护维修的时间和空间都很有限;班列开行频次不断增加,去年还是122列,今年预计要暴增至少约四分之一,达160列,这必然导致线路钢轨的磨耗和设备的不稳定。

  困难重重,却难不住动脑筋的人。为此,王彤每周都会参加吴家山车站组织召开的站区协调会,他的任务就是向车站调度申请“站区天窗”。在“站区天窗”时间段内,是没有列车运行的,这为王彤他们争取了更多的时间解决安全隐患,提升设备质量。

  7月10日下午14点,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全国28个“中欧”班列起点站之一。这里骄阳似火,41岁的工区班长胡建军带领9名职工已经在线路上忙活了4个多小时。测试轨道间距、查看钢轨的水平高低、检查螺栓紧固程度、使用机械捣固线路,10个人分工协作,为每一寸钢轨、每一组道岔进行全面“体检”,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胡建军已经在吴家山线路工区工作了近10年,虽然家就在汉阳,但他平时都住在工区宿舍里,只在每周五下午才回家,周日晚上再回到工区。和胡建军一样,工区职工们平时都住在工区里,他们把这里看作自己的第二个家。

  太阳暴晒不怕,舍弃陪伴老婆孩子睡工区,不觉得苦。这需要怎样的精神动力?

  王彤、胡建军均表示,“自己的工作能够跟‘一带一路’联系得这么紧密,在家人和朋友面前,感到很自豪。这便是干劲。”

  中欧班列(武汉)自2012年发出第一列车,到今年10月就5岁了。近5年来,这条穿行于新丝绸之路上的火车线路,载着“武汉制造”奔向欧洲,走向世界,让武汉制造被全球追捧。班列更是一年比一年多。

  “今年刚刚过了半年,就已经开始发81列了。”桥工段工作人员说,“最早只是装卸饮料、玩具之类,现在是更高端的武汉制造,如汽车、电子产品等。”

  “这里是与“一带一路”贴得最近的地方,感受的是武汉发展的脉搏”,胡建军说,“看着中心站不断发展壮大,时间久了,渐渐的也对这里有感情了,根本离不开了。”

编辑: 张卓
关键词: 一带一路;铁路;检修

中欧班列“保姆团”5年炼成“铁人团”

“一带一路”唱响全球,能够近距离服务“一带一路”是怎样一种体验?服务中欧班列(武汉)的武汉桥工段汉西线路车间吴家山线路工区的班列“保姆团”,用自己的行动说明,那不仅仅是自豪,更是让他们能够在烈日下暴晒劳作4小时不觉苦,晚上有老婆孩子不陪,一定要睡工区的精神动力。正是这股精神劲,让即将5岁的中欧班列(武汉),成为武汉元素响亮在新丝绸之路上的最强“驼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