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公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公众的精神状态、心理健康。因此,要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病毒战”和“心理战”,公众既要戴好有形的“身体防护口罩”,也要戴好无形的“心灵防护口罩”。
  根据目前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所产生的飞沫传播。新冠肺炎的潜伏期绝大多数为2-7天,一般不超过14天,那些没有明显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也有可能传染他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取五个重要行动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其中之一就是正确佩戴口罩。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佩戴口罩能够有效避免与飞沫的接触、阻断病毒的传播,从而降低被感染的风险,防患于未然。这既是对个人的有效防护,也是对他人的保护和尊重。面对疫情,所有人都处在命运共同体之中。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身处抗疫一线,都具备专业防控救治能力,但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当下而言,出门和工作时佩戴口罩就是对防疫工作最直接的支持。诚然,戴口罩难免会产生一定不适感,很多人也没有养成戴口罩的生活习惯。但是,为了疫情尽快平息,人人都可以在阳光下自由地呼吸,牺牲当下的这点“不自由”,是应有的公共意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法律规定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在防控疫情期间,出门戴口罩、接受防疫检查也是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
  经验证明,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来临时,如果不及时对社会进行心理疏导,当不良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严重的则会造成较大范围的恐慌、过激行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实施分类干预,做好人文关怀,开展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服务,构筑抗疫的心理防线,其实就是为公众戴上“心灵防护口罩”,有助于帮助公众消除不良情绪,预防、减轻、控制疫情所导致的心理伤害,同时减缓或消除疫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戴好“心灵防护口罩”,不仅是科学战“疫”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衡量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是否能赢得彻底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疫情暴发时期,心理干预和疏导应重点关注确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上述人群的家属、同事、朋友,以及参加战“疫”的后方救援者,包括现场指挥、组织管理人员、志愿者等,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家和心理救援医疗队、心理援助热线要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及时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多样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或心理健康服务。据心理健康专家的预判,公众普遍的焦虑会持续到疫情结束后三个月左右。因此,越是到疫情后期,对公众的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心理重建就显得尤为重要。抗击疫情,也离不开个人层面的心理防护和自我调适。每个人也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因此,作为个人,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不偏听偏信、不信谣传谣、不松懈怠慢、不盲从跟风,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疫情,自觉践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做好自我防护,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免疫力,坚定战“疫”必胜信念。
  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公众自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恐慌等心理问题。因此,在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疫情信息发布、专家解疑释惑、防控科普宣教可以进一步筑牢心理防线,帮助公众戴好“心灵防护口罩”。一是要加大疫情信息发布工作力度。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政府及时准确发布最新、最全、最真、最权威的信息,同时加大对造谣传谣的打击力度,让公众充分了解疫情防控救治的最新进展及其成效,才能最大程度消除社会恐慌、凝聚抗疫力量。要切实增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关注,形成多层次持续发布权威信息的格局。二是要加大权威专家解疑释惑力度。权威专家不仅在疫情防控救治、有效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方面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解疑释惑,帮助公众掌握抗击疫情的正确方式方法、理解政府出台防控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提高公众的文明素质和自我防范意识,当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进而最大程度凝聚群防群控的社会共识,形成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社会氛围。三是要加大疫情防控科普宣教力度。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需要广大科普工作者主动发声,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公众提供权威科普知识,解读防控救治措施,回应公众关切,稳定公众心理,帮助公众正确认识疫情发展态势、提高卫生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针对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科普工作者也要敢于发声,用事实击败讹传,用科学击碎谣言,让理性之光照亮疫情防控之路。
 
《防控疫情要戴好“两幅口罩”》  李静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等奖